霍尔果斯可约可空降可一,霍尔果斯随约随到随行随止
站在霍尔果斯口岸的国门下,突然想起朋友昨天问我的话:“现在去霍尔果斯方便吗?”我笑着回了他八个字:“想走就走,随时都行。”这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。
要说现在的霍尔果斯,那可真是变了样。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,光是办手续就折腾了大半天。现在呢?提前在手机上约一下,到了口岸直接走快捷通道,唰的一下就过去了,跟坐地铁刷码进站差不多。这种霍尔果斯可约可空降可一的便利,放在几年前真是想都不敢想。
说走就走的边境之旅
你说今天临时起意想去哈萨克斯坦那边转转?没问题啊。早上起来约个车,带上护照,中午就能在对方国家的集市上吃烤羊肉串了。这种霍尔果斯随约随到随行随止的灵活度,让边境游变得跟逛商场一样简单。
我在口岸认识了个做外贸的老李,他说现在做生意也方便多了。“客户突然说要来看货,我这边马上就能安排过关。有时候上午接到电话,下午就能带着客户在双方的市场里转悠。”老李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,“你看,这个预约系统二十四小时开放,半夜想起来什么事都能马上办。”
说实话,刚开始我还不太习惯这种便利。总觉得出国是件大事,得提前好久准备。可来了几次后发现,现在过关就跟下楼取个快递差不多,随时想走随时能走。
便利背后的温度
不过最让我感触的,倒不是这些技术上的进步。上次过关时遇到个阿姨,她女儿嫁到了对面城市,现在她每周都要过去两叁趟。“以前来看女儿得提前好几天计划,现在想吃顿饭就过来了。”阿姨边说边笑,“昨天女儿说想喝我煲的汤,我早上买好材料,中午就送到她家门口了。”
这种说走就走的便利,让相隔两地的人感觉彼此离得更近了。边境线还在那儿,但人们心里的距离确实拉近了不少。
现在在霍尔果斯,经常能见到拉着小推车过境买菜的大妈,周末带孩子去对面公园玩的父母,还有约着朋友去对方国家咖啡馆聊天的年轻人。这种日常化的跨境生活,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。
有时候我会在口岸附近的小广场坐一会儿,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。大家脸上都挺轻松的,没有以前那种出远门的紧张感。这种感觉挺好,就好像只是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那么自然。
现在要是再有朋友问我霍尔果斯怎么样,我大概会这么说:“就当是去隔壁串个门,别想得太复杂。”毕竟,霍尔果斯可约可空降可一的生活状态,已经慢慢变成了这里的日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