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连浩特全国凤凰楼兼职,边城凤凰阁全职招聘
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个挺火的信息:“二连浩特全国凤凰楼兼职,边城凤凰阁全职招聘”,红底白字的招聘启事贴满了客运站门口的公示栏。不少拎着行李的年轻人围在那儿,一边看一边用手机拍。
说到二连浩特,咱们都知道它是个口岸城市,街上能看见蒙古车牌和俄罗斯面孔。这里的机会确实和内地不太一样——比如这次凤凰楼和凤凰阁同时招人,光岗位就有十几种。负责招聘的李姐拿着登记表说:“现在跨境贸易火起来,会蒙语俄语的迎宾月薪能到八千,不会的从服务生做起也有五千保底。”
这份工作适合什么样的人
我遇到个小伙子叫巴特尔,刚满二十岁,他说就想找个管食宿的工作:“在牧区夏天晒脱皮冬天冻裂手,这儿至少冬天有暖气,下班还能和朋友视频。”他填表时反复确认是不是真包吃住,听到肯定答案后咧嘴笑了。
不过也不是谁都适合。隔壁化妆品柜台的刘姐悄悄告诉我,她去年在凤凰楼干过一个月:“穿着高跟鞋站八个小时,脚肿得像发面馒头。后来转去边城凤凰阁做收银,虽然钱少点,但能坐着干活。”
说到边城凤凰阁全职招聘的条件,其实比想象中宽松。人事经理王先生转着茶杯说:“我们不卡学历,主要看眼缘。有次招了个蒙古族姑娘,普通话都说不太好,但客人就爱听她唱祝酒歌。”
口岸城市的特别之处
二连浩特的职场有个特点——随时要切换语言模式。上午接待国内旅游团得说普通话,下午遇到蒙古客商就得蹦蒙语词。在凤凰楼兼职的小娜给我看她手机里的翻译软件:“光记住‘您好’就得叁种说法,有时候梦里都在背单词。”
住在旧城区的张大爷常看着招聘广告感慨:“早些年口岸没开放时,年轻人都在家打麻将。现在好了,连隔壁老王家闺女都在凤凰阁当上领班了,前天还给她妈买了金镯子。”
不过要说最实在的,还是这里的薪资发放。每月15号下午,财务室门口就排起长队。刚领了兼职工资的大学生小杨数着钞票笑:“比在奶茶店打工强多了,月底还能给妹妹寄点买书钱。”
黄昏时分我离开招聘现场,看见夕阳把凤凰楼的玻璃幕墙染成金色。几个穿着制服下班的年轻人说笑着走过,他们讨论着要去试新开的烤羊腿店。或许这就是口岸城市的生活——既有边境的辽阔,又有烟火气的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