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间火车站附近站街,邻近车站周边街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0:52:27 来源:原创内容

老街的清晨

天刚蒙蒙亮,河间火车站的大钟敲了六下。我裹了裹外套,从出站口走出来,没急着去赶车,反而拐进了车站旁边的那片街巷。说实话,每次路过这儿,都觉得这儿跟火车站里头是两个世界。火车站里头是急匆匆的,人们拖着行李,看着大屏幕,奔着各自的目的地去。可一出来,拐进这河间火车站附近站街的巷子,时间好像就慢下来了。

青石板路被早上的露水打得有点湿漉漉的,两旁的小店刚支起门板。一家卖驴肉火烧的铺子,炉子里的火苗正旺,那股子面饼和肉香混在一块儿的热乎气,直接往人鼻孔里钻,勾得人走不动道。老板是个中年汉子,系着个有点油渍的围裙,看见我站在那儿,也不急着招揽,就笑着问了句:“刚下火车?来个火烧,顶饱!”

我点点头,要了一个,就站在店门口的矮桌旁吃起来。老板一边忙活一边跟我唠:“我们这儿啊,别看离车站近,都是老街坊。几十年了,都是这些店铺。”他指了指对面那家招牌都有些褪色的杂货店,“那家老张,比我在这待得还久。”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,那家店的窗户后面,隐约能看到一位老人正坐在竹椅上听着收音机。这邻近车站周边街巷,确实有种不一样的沉稳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啃着火烧,我慢慢往里走。这片的房子都有些年头了,墙皮斑驳,露出里头的青砖。电线在巷子上空交织着,像一张网。这会儿,上班的、上学的都出来了,自行车铃铛“叮铃铃”地响,摩托车“突突”地过去,夹杂着母亲催促孩子快点的声音,早点摊主和熟客的闲聊声……各种声音混在一起,热热闹闹的,充满了生活气。

巷子不宽,但岔路多,像蜘蛛网一样延伸开。有个修鞋的老师傅,就在一个拐角的屋檐下摆摊,工具摊开一小片,他戴着老花镜,手里拿着锥子和线,一针一线地纳着鞋底,那份专注,好像外头的车水马龙都跟他没关系。我忽然觉得,这条河间火车站附近站街,它不只是一条路,它更像是这片社区的客厅,人们在这里碰头,在这里生活。

再往前走,看到一个卖蔬菜的小摊,菜水灵灵的,看着就新鲜。摊主是个大姐,正利索地给顾客称重、装袋。我听见她跟旁边摊位的人说,她家的菜都是附近乡下自己种的,天不亮就拉过来卖。我想,也许很多旅客匆匆走过,并不会注意到这些,但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,这条邻近车站周边街巷,就是他们每日柴米油盐的来源,是实实在在的日子。

太阳渐渐升高了,光线透过屋檐的缝隙洒下来,在石板路上切出明明暗暗的格子。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,看着人来人往。有拖着行李箱一脸迷茫的旅客,被住在这儿的老人热情地指了路;有送完孩子的老人,提着刚买的菜,慢悠悠地往家走。这条街巷,它就这么自然地连接着远方和家园,它看着人们到来,也看着人们归去。

火车站的广播隐隐约约还能传过来,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。但我在这巷子里感受到的,是一种更厚重、更缓慢的东西。那是日复一日的生活本身,是沉淀下来的烟火人情。我转身往回走,准备去赶我的车,那条热闹的街巷渐渐留在身后,可那份独特的踏实感,好像跟着我走了很远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