汾阳学生品茶工作室,学生茶艺交流活动室
推开那扇挂着竹风铃的玻璃门,茶香便顺着门缝溜了出来。几个穿着校服的年轻人正围坐在原木茶桌前,有人专注地盯着茶壶里舒展的叶片,有人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。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汾阳学生品茶工作室——一个让年轻人在课业之外找到片刻宁静的地方。
你可能想问,现在年轻人不都爱喝奶茶咖啡吗,怎么还有学生对传统茶道感兴趣?其实刚开始我也这么想。但第一次参加活动时,看到大二学长小陈行云流水般地冲泡凤凰单丛,整个空间安静得只能听见水声,我突然理解了这种慢下来的魅力。
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
这个学生茶艺交流活动室啊,真不只是个喝茶的地方。上周叁下午,我发现角落里化学系的李琳正在研究茶多酚,她说想把毕业论文和茶文化结合起来。旁边美术系的同学在速写各种茶具的造型,说这些古朴的器物比石膏像更有生命力。你看,在这里,一杯茶能连接起不同专业的学生,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。
记得上个月办“春日茶会”,来了好多原本对茶一无所知的新生。大叁的王磊师兄负责讲解,他说话特别有意思:“你们看这铁观音,冲泡时像不像在跳舞?”他从不堆砌专业术语,反而用我们熟悉的比喻,让复杂的茶艺变得亲切起来。那天活动结束,竟然有二十多人报名想系统学习。
让我特别感动的是,这个学生茶艺交流活动室渐渐成了大家的精神栖息地。期末考试那周,这里全天开放,不少同学复习累了就来坐十分钟。喝杯温热的普洱,看看窗外的绿植,和负责值班的同学聊几句,压力好像就随着茶香飘散了些。这种陪伴,比任何鼓励的话都来得实在。
现在工作室的成员已经发展到八十多人了,我们甚至和本地茶农建立了联系,计划下学期去茶园实地学习。最近还在讨论设计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创茶包,把年轻化的审美融入传统茶文化。这些想法要是放在一年前,我根本不敢想象。
有时候傍晚路过,透过窗户看到里面暖黄的灯光和晃动的人影,我会觉得这个汾阳学生品茶工作室像一盏温润的茶汤,温暖着每个走进来的年轻人。它悄悄改变着我们看待传统的方式,也让我明白——原来最美的文化传承,就发生在同龄人互相分享的那一杯茶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