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江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低价通话服务咨询
最近在本地家长群里,有个话题悄悄传开了——镇江某初中生提供“100元3小时电话服务”。刚看到这个消息时,我第一反应和大多数家长一样:这孩子是不是想钱想疯了?
仔细打听才发现,事情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。原来这个初中生叫小宇,他提供的不是普通的聊天服务,而是专门帮同学梳理作业难题。?那天在社区服务中心,我正好遇见他抱着笔记本给隔壁栋的学妹讲数学题,两个人在石凳上坐了半个多小时,小姑娘临走时还高兴地说“比补习班讲得明白多了”。
这个服务到底怎么回事
小宇的妈妈告诉我,起初是邻居家孩子经常打电话问作业,后来问的人多了,小宇才想出这个主意。每次通电话,他都会先让对方把不会的题目拍过来,提前准备解题思路。有意思的是,他从不直接给答案,而是用同龄人最能理解的方式,一步步引导思考。
我见过他那个写得密密麻麻的本子,上面记录着每个同学常犯的错误类型。有次他给同学讲英语语法,用动漫角色举例子,那个一直搞不清时态的同学竟然当场就开窍了。
说到学生低价通话服务咨询,这确实给家长们提供了新思路。现在很多家长工作忙,没时间辅导孩子,请家教又太贵。像这样的学生互助形式,既解决了学习问题,又不会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。隔壁陈阿姨说,她家孩子通过这个服务,数学成绩从七十多分提到了九十多分,最关键的是孩子现在愿意主动思考了。
这种方式之所以有效,恐怕是因为同龄人之间没有距离感。小宇用的都是同学们熟悉的语言,讲的例子也来自日常生活。有次他为了解释浮力原理,特意拿了两个矿泉水瓶做对比,这在正规课堂上可不常见。
现在这个小服务已经帮助了二十多个同学。让人欣慰的是,这些同学中有一半后来都成了“小老师”,开始帮助其他更小的孩子。这种良性循环,恐怕是当初谁都没预料到的。
当然也有人质疑,这么小的孩子收费合适吗?小宇的想法很简单:这些钱他都在记账,打算买更多参考书。而且收费这个门槛,反而让同学们更珍惜每次交流的机会,不会随便浪费彼此的时间。
看着这些孩子们互相帮助、共同进步的样子,我突然觉得,也许最好的教育就藏在这样朴素的生活智慧里。每个人都可以是学生,也可以是老师,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分享和倾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