邛崃喝茶上课群,邛崃茶道学习交流圈
这两天朋友拉我进了一个叫“邛崃喝茶上课群”的微信群,可把我乐坏了。以前总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,没想到里面热闹得很,每天消息哗啦啦地跳。
刚进群那会儿,我缩在屏幕后面偷偷看。有个叫“茶叔”的老茶客正在讲他去蒙顶山收茶的故事,说天没亮就跟着茶农上山,露水把裤腿打得透湿。他发了段小视频,雾气还没散,满山茶树绿得发亮。突然就懂了为什么老茶客总说“明前茶贵如金”。
茶桌上的大学问
群里每周叁晚上有“茶课”,不是那种正经八百的讲座,就是大家轮流说说自己的喝茶心得。上周李姐分享她泡铁观音的独门手法,水温要控制在95度,第一泡30秒,后面每泡加10秒。我照着她说的试了试,哎哟,真不一样,茶汤金黄透亮,入口回甘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这个邛崃茶道学习交流圈里藏龙卧虎。开茶馆的张老板偶尔会晒他的私藏老茶,九几年的普洱饼子,包装纸都泛黄了。他说每次开这样的茶都像打开时光胶囊,能喝出当年的阳光和雨水。这话听着玄乎,可当你真尝到那种绵长醇厚的滋味,就明白他不是在夸张。
前几天我鼓起勇气问了傻问题:“为啥我泡的茶总带点涩?”没想到一下子炸出十几条回复。小王说可能是水温太高,林老师提醒要注意出汤时间,还有个姑娘说跟茶具有关,她送我一套白瓷盖碗让我试试。现在这套盖碗成了我的心头好,泡什么茶都顺手。
慢慢地,我发现喝茶这事儿吧,急不得。得静下心来,看着茶叶在杯子里慢慢舒展,像重新活过来似的。我们这群人里,有上班族趁着午休匆匆泡一杯提神,也有退休的叔叔阿姨慢悠悠品一下午。不管什么身份,进了这个邛崃喝茶上课群,就都成了爱茶的人。
上周六群里组织了一次线下茶会,就在江边茶馆。我终于见到了总在群里发茶知识的“茶叔”,原来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哥,随身带着个紫砂壶,包浆温润。他给我们演示怎么闻香,怎么观色,怎么品味。那天下午阳光透过竹帘,在茶桌上洒下斑斑点点的光影,大家说说笑笑,从茶叶聊到生活,直到夕阳西下才散。
现在每天打开微信,先看看这个邛崃茶道学习交流圈又有什么新动静。昨天有人在问哪能买到正宗的邛崃黑茶,立刻有好几个人推荐了自己常去的茶庄。虽然大家口味不同——有人爱绿茶的清爽,有人好普洱的醇厚,但在这个圈子里,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钟爱的那一味。
茶凉了可以再续,人聚了还会再散。但这个因茶而生的圈子,却让原本素不相识的我们,在茶香里成了朋友。有时候工作累了,泡杯茶翻翻群聊,看他们又在讨论什么茶具、分享什么茶点,就觉得生活里多了份温暖的牵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