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阳400块钱叁小时,浏阳叁小时四百元体验
前两天刷朋友圈,看到有人发了条动态,就简简单单九个字:“浏阳400块钱叁小时,值了!”我这好奇心噌的一下就被勾起来了。四百块,叁小时,在浏阳能玩出什么花样?是去看烟花,还是去搞什么特色体验?心里这么琢磨着,周末就拉着朋友直奔浏阳去了。
到了地方才发现,原来这“浏阳叁小时四百元体验”是个挺地道的组合。头一件事,就是去看烟花。浏阳是花炮之乡嘛,来这儿不看场烟花,那真是白来了。我们去的那个观景台位置挺好,晚上八点整,表演准时开始。好家伙,那场面真是绝了!各种造型、各种颜色的烟花在头顶上炸开,跟画似的,整整放了半个多小时。光是这一项,就觉得这钱花得不冤。
这钱花在哪儿了
看完烟花,我们算了下账。门票一人一百五,还剩下二百五呢,这得好好安排下。朋友说他知道有个地方,能做浏夏布手工,就是那种挺有名的浏阳特产。我一听来了兴趣,来都来了,不如试试?
那家手工作坊藏在老街里,老师傅很健谈,一边教我们怎么织布,一边聊着浏夏布的历史。他说这手艺传了好几代人了,现在年轻人学这个的少,但他还是在坚持。我坐在那种老式织布机前,笨手笨脚地折腾了个把小时,才织出一小块布,虽然歪歪扭扭的,但拿在手里还挺有成就感。
手工体验花了八十,这时候我们已经用了两个来小时了。还剩下一百七,正好饿了,就去吃了顿地道的浏阳菜。那小炒肉、蒸火焙鱼,味道确实正宗,俩人吃得饱饱的,也就花了一百出头。
这么一算,四百块钱刚好打住——烟花一百五,手工八十,吃饭一百七,正好四百。时间上也卡得准,从看烟花到吃完饭,差不多叁小时。
回程的路上我就在想,这种“浏阳400块钱叁小时”的玩法挺有意思的。它不像那种走马观花的旅游,更像是给了你一个框架,然后你自己往里面填内容。既看了必看的烟花,又体验了当地手艺,还吃到了特色菜,该有的都有了,时间还不赶。
朋友说得挺在理:“现在出去玩,最怕的就是行程排得太满,累得半死。像这样有个预算有个时间,既不会乱花钱,又不会漫无目的,刚刚好。”
这一趟下来,我对旅游有了点新想法。有时候真不需要规划得面面俱到,有个大概的框架,留点空间给自己发挥,反而能玩出更多惊喜。就像这浏阳叁小时四百元体验,听起来像是被限制住了,实际上却给了我们另一种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