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州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周边学子约百人叁小时
盘州这阵子有个事儿挺有意思的,听说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聚在一块儿,也不知道具体在忙活什么。我寻思着,这么大规模的学生活动,在咱们这儿可不多见啊。
那天下午正好路过文化广场,老远就看见乌泱泱一群人。走近一瞧,嚯,还真是周边学子约百人叁小时聚在这儿。有穿校服的,也有便装的,个个手里都拿着家什——有的是画板,有的是相机,还有拎着测量工具的。
这场面真叫一个热闹
我凑近一个正在素描的男生问了句:“同学,你们这是搞什么活动呢?”他头也不抬地说:“我们在做盘州老建筑写生。”旁边扎马尾的女生接话:“我们组在拍纪录片,要记录盘州的非遗手艺。”
往广场东头走,看见几个学生正围着老人学剪纸。那红纸在老人手里转来转去,不一会儿就变出只活灵活现的凤凰。学生们看得眼睛都直了,有个小姑娘试着剪了两下,结果把凤凰剪成了胖鸭子,引得大家哈哈直笑。
要说最逗的,是那几个扛着测量仪的学生。他们对着老戏台量来量去,记笔记的那个男生挠着头说:“这椽子尺寸不对啊。”带队老师凑过来看了看,噗嗤笑了:“你们量的是后来修补的那根。”
转眼太阳就偏西了,这叁个小时里,这帮学生可真没闲着。画画的手上都沾了颜料,拍照的跑得满头汗,做测量的裤腿上都是灰。不过看他们那股认真劲儿,倒让人挺感慨的。
收工的时候,有个戴眼镜的男生一边收拾画具一边说:“没想到咱们盘州有这么多宝贝。”旁边同伴接话:“要不怎么说要走出去看看呢,整天呆在教室里哪知道这些。”
我站在那儿琢磨,现在年轻人能静下心来了解自己家乡的确实不多了。这次盘州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,倒是个挺好的开头。既让学生们长了见识,又让老手艺有了新传人。
天色渐晚,学生们叁叁两两散去。有个小姑娘还在追着剪纸老人问东问西,老人乐呵呵地又抽出张红纸。看来这叁个小时,收获的不仅是作业本上的分数,更是课本里学不到的生活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