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阳约茶上课,朝霞品茶研习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5:33:03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五点半,闹钟还没响我就醒了。窗外那片鱼肚白正慢慢晕染成淡金色,这时候的北京还没有开始喧嚣。我轻手轻脚烧上水,从柜子里取出那罐明前龙井——这是上周与茶友约好今天要一起品鉴的。

说来也怪,我们这群人把喝茶叫“上课”。起初是几个同事开玩笑,说周末早起喝茶比上班还积极,后来竟成了固定活动。每周选个清晨,轮流做东,带着各自收的好茶叶相聚。有时在朝阳公园的长亭,有时在谁家的阳台,但一定要赶在太阳完全升起前开始。

茶香里的晨光

记得第一次参加朝阳约茶上课,我踩着点到达,发现大家早已摆开阵势。紫砂壶、盖碗、品茗杯一一列队,有人正盯着手机上的秒表。“水刚烧开,你来得正好!”组织者老陈笑呵呵地给我让出位置。那天我们喝的是武夷山肉桂,当第一泡茶汤入口,朝阳恰好跃出地平线,金灿灿的光洒在每个人端着的茶杯里。

这种朝霞品茶研习不知不觉改变了我的生活节奏。从前总觉得早晨是用来补觉的,现在却发现,原来一天中最珍贵的时刻就是天亮前后那一个小时。空气最新鲜,头脑最清醒,连茶叶的香气都格外分明。

上周轮到我在家做东,特意准备了安溪铁观音。六点整,门铃准时响起,五位茶友陆续到来。我们没多寒暄,很自然地各就各位——有人负责冲泡,有人记录时间,还有人准备茶点。水沸的声音、注水的声响、盖碗合上的轻叩,这些声音在晨光中格外悦耳。

“这泡的兰花香真明显。”做设计的小王闭上眼睛细细感受。老陈接过话头:“铁观音就是这样,每一泡都有变化,像在跟你捉迷藏。”我们慢悠悠地喝着,聊着茶叶的来历,聊着最近读的书,偶尔也聊聊工作,但更多的时刻,大家只是安静地品味着茶汤在口中的变化。

不一样的“课堂”

这种朝阳约茶上课最妙的地方,就是它既随意又认真。说随意,是因为我们从不正襟危坐,可以躺着、靠着,甚至可以中途站起来活动筋骨;说认真,是大家对每个细节都很讲究——水温、冲泡时间、品鉴术语,都在一次次实践中越来越精准。

我妈听说我每周清早爬起来喝茶,觉得不可思议:“你们年轻人周末不睡懒觉,搞什么名堂?”我给她看我们喝茶时拍的照片——茶杯里荡漾着朝霞,大家的笑脸映在晨光里。她看了半晌,突然说:“下回我也早起试试。”

其实朝霞品茶研习带给我们的,远不止茶叶知识。在这个总让人停不下来的城市里,我们硬是 carve out 了这样一片慢时光。手机调成静音,工作群的消息暂时不管,这一个多小时里,我们只关心眼前的这杯茶,和身边这些愿意一起早起的人。

上周喝茶时,新加入的九零后小姑娘突然说:“我觉得我们像在收集晨光。”大家愣了一下,随即都会心一笑。确实,每次朝阳约茶上课,我们都像是在收集那些容易被错过的美好时刻——天光如何从靛青变成金黄,第一声鸟鸣何时响起,还有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的身姿。

茶喝到第叁泡,太阳已经升高了。我们开始收拾茶具,有人急着去加班,有人要送孩子上兴趣班。但离开时每个人都神采奕奕,带着满身茶香和充足的电量,准备迎接新的一天。老陈一边擦杯子一边说:“下周六,该谁带茶了?”

窗外,朝阳正好。我想着柜子里还有一饼没开封的普洱,或许下次可以带去。这种每周一次的约定,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最期待的仪式。在茶香与晨光中,我们不仅学会了品茶,更学会了如何好好开始一天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