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州海选场子,惠城海选会场活动
说起惠州的海选场子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惠城那边搞得热热闹闹的会场活动。上周路过惠城区政府前的广场,正好碰见他们在搭舞台,红彤彤的背景板特别显眼,几个工作人员忙着调试音响,惹得路过的大爷大妈都停下电动车围观。
其实这种海选场子在我们这儿挺常见的。主办方通常会在商圈或者社区中心租个场地,摆上几十把塑料椅,再请两个本地主持人活跃气氛。参赛的以年轻人居多,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抱着吉他自弹自唱,也有幼儿园老师带着小朋友跳街舞。记得有次见到个外卖小哥,送完餐直接把电动车停边上,摘了头盔就上台唱《海阔天空》,工作服都没来得及换。
海选现场的意外惊喜
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在花边岭广场那场。当时有个穿校服的高中生,抱着把旧木吉他唱自己写的客家话民谣。刚开始台下还闹哄哄的,等他开口唱到"阿婆的围龙屋拆了叁年,新盖的楼房找不到燕子窝",整个场子突然就静下来了。副歌部分好几个坐在前排的阿姨都在抹眼角,演出结束掌声响了足足两分钟。
这种海选活动给普通人的舞台特别真实。没有修音没有剪辑,唱破音了台下会善意地哄笑,表演精彩了掌声也格外热烈。就像隔壁张阿姨说的:"比电视里那些选秀好看多了,至少台上站的都是咱们看着长大的街坊。"
现在惠州这类会场活动越办越成熟,除了传统的歌舞比赛,还加入了非遗展示、农产物直播这些新环节。上个月在江北文创园那场,就看到有人在表演凉帽编织技艺,旁边架着手机现场教学,直播间里两千多人在线跟着学。
不过要说最受欢迎的,还得是每年暑假举办的青少年专场。孩子们在台上踢踏舞跳得砰砰响,家长们在台下举着手机录像,爷爷奶奶辈的使劲往前排挤。每次散场后,广场边上糖水摊的生意都要比平时好上叁成。
这些海选场子就像本地的文化集市,可能水平参差不齐,但贵在真实鲜活。下次要是你在惠城碰到搭着红色舞台的会场活动,不妨停下脚步看会儿,保不准就能发现让你眼前一亮的表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