芜湖学生品茶上课,校园茶艺学习时光
走进芜湖某中学的教室,你可能会闻到一缕淡淡的茶香。这不是什么教师休息室,而是正经八百的课堂——同学们正围坐在茶席前,小心翼翼地温杯、投茶、冲泡。说来你可能不信,这门课已经开了叁个学期,成了最受欢迎的选修课。
记得第一次上课时,教室里热闹得像集市。有同学小声嘀咕:“泡茶还用学吗?不就是茶叶加水?”但当老师示范第一泡,那股清新的兰花香飘出来时,大家都安静了。这种亲身体验带来的改变,比任何说教都来得直接。
从笨手笨脚到气定神闲
小林同学刚开始总手抖,热水经常洒到茶盘上。现在呢?他不仅能熟练运用“凤凰叁点头”的注水手法,还能准确分辨出六安瓜片和黄山毛峰的区别。“泡茶让我学会了慢下来,”他一边说,一边给同桌斟茶,“以前写作业总是急急忙忙的,现在会先静心想清楚再动笔。”
说真的,这种变化让人惊讶。这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,平时连坐着听课都嫌累,现在却能安静地泡上一小时茶。班主任李老师笑着说:“最调皮的那个男生,现在居然是茶艺课代表。上周还主动帮语文老师泡茶,说是要练习手法。”
茶艺学习看似简单,却藏着不少学问。水温、时间、手法,每个细节都影响茶汤的味道。就像做数学题,步骤错了,结果就完全不一样。同学们在反复练习中,自然而然地培养了专注力和耐心。
这让我想起上学期期末,大家都在为考试焦虑。茶艺课的王老师却带着大家办了个小小的茶会。没有讲大道理,就是安静地喝茶。说来奇怪,一杯茶喝完,心里的烦躁竟然消散了大半。这种润物无声的影响,或许正是芜湖学生品茶上课最珍贵的地方。
现在,校园茶艺学习时光已经成为同学们生活中特别的一部分。不只是学技能,更像是一种成长的陪伴。那些在茶香中慢慢沉淀的耐心与从容,或许会比课堂知识陪伴他们走得更远。
最近学校要举办文化节,茶艺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准备表演节目。他们商量着要把现代元素融入传统茶道,让更多人了解茶文化。看着他们认真讨论的样子,你会发现,这门课给孩子们带来的,远不止泡茶的技巧那么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