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和浩特大学城怎么联系学生,如何找到大学城学生联系方式
呼和浩特大学城怎么联系学生,如何找到大学城学生联系方式
最近有朋友问我,想在呼和浩特大学城联系一些学生,做做市场调研或者推广个活动,该怎么入手呢?他说感觉大学城那么大,学生那么多,就像大海捞针一样,找不到头绪。这确实是个实际问题,说起来,我也琢磨过这事儿。
首先,最直接的办法可能就是去校园里转转。你别笑,这还真是个笨办法但有效的方法。呼和浩特的大学城,像内大、师大这些校区,都有很集中的教学楼和生活区。下课时间,你去教学楼到食堂或者宿舍楼之间的路上,总能碰到很多学生。找个合适的机会,比如他们在宣传栏前看信息的时候,友好地打个招呼,说明来意,很多同学其实是愿意交流的。
不过,当面接触毕竟有点看运气,而且也不能太打扰别人。这时候,线上渠道就显示出它的威力了。你可以试试在微信上搜一搜,找找各个学校的校园墙或者表白墙。这些账号通常有大量的学生关注,是发布信息的集散地。你可以联系账号的运营者,用他们的平台发布你的需求。比如你想招募兼职,或者做个问卷调查,这种方式覆盖的人群会很广。
说到线上,别忘了还有豆瓣和贴吧这些老牌阵地。虽然现在用的人没以前多,但依然有很高的活跃度。你在呼和浩特大学城的贴吧或者相关学校的豆瓣小组里发个帖,详细说明你的意图和你能提供的回报,比如小礼品或者报酬,很快就有人来联系你。这里的关键是真诚,你得把事儿说清楚,大家觉得靠谱,才愿意搭理你。
除了这些,还有一个地方常常被忽略,那就是学校的官方渠道。很多学院或者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公众号。如果你想联系特定专业的学生,比如计算机或者设计专业的,找到对应院系的公众号或者社团负责人,沟通起来会精准很多。他们组织活动也需要外部资源,有时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。
当然了,方法只是工具,最重要的是你的态度和目的。你不能一上来就硬邦邦地推销,那样谁都会反感。你得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,他们能从这次联系中得到什么?是一次社会实践机会,是一点合理的报酬,还是一次有价值的交流?想明白了这个,无论你用哪种方式去找人,成功率都会高很多。
有时候我也会想,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联系学生难呢?可能不是因为渠道少,而是没找到对的路子。大学城看似封闭,其实内部的信息流动非常快。你通过一个学生,可能就能链接到一个班级,甚至一个社团。关键是找到那个最初的连接点。
所以,如果你正在为联系学生的事情发愁,不妨从线上社群和线下活动这两条主线试一试。多花点心思,准备好你的沟通内容,保持尊重和耐心。实践几次之后,你就会发现,找到他们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