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安那里有站小巷的,福安站旁巷弄位置
福安站旁边这条小巷子,可真是藏得太深了。要不是上次赶时间抄近路,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注意到这个拐角。
巷口窄得只容两个人并肩走过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还长着几丛绿油油的青苔。白天路过时,总能闻到谁家厨房飘出的饭菜香,偶尔还能听见老式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唱着戏。
巷子里的旧时光
往里走几步,有个修鞋的老伯,他的摊子支在屋檐下,工具摆得整整齐齐。那天我鞋跟坏了,他一边修补一边说:“这巷子比我年纪都大,以前福安站还没扩建时,这里可热闹了。”他抬手指了指斑驳的墙面,“看见没?这些老砖头,都是故事。”
再往深处去,有家开了叁十年的理发店。老师傅用的还是手推剪,咔嚓咔嚓的声音听着特别亲切。等待的顾客就坐在长条木凳上闲聊,说这条福安站旁巷弄位置虽然不起眼,却是老城区里难得的清净地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巷尾那家旧书店。书架都快顶到天花板了,空气里满是纸张特有的味道。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婆婆,她说这些书很多都是绝版货。“年轻人现在都去大马路那边的新商场,记得这条福安那里有站小巷的人越来越少了。”
黄昏时分,夕阳把巷子照得暖融融的。几个孩子追逐着跑过,笑声在窄巷里回荡。住在巷口的大婶正收着晾晒的衣物,看见我站在那儿张望,笑着说:“这条老巷子啊,就像个老朋友,虽然旧了点,但待着舒服。”
夜幕降临,巷子里亮起几盏昏黄的灯。修鞋摊收了,理发店也打烊了,但那份宁静却愈发浓郁。站在巷口回望,隐约能听见福安站传来的列车声响,与这里的安静形成奇妙的对比。
这条藏在车站旁的小巷,就像城市记忆的活标本。它不张扬,也不赶时髦,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待在繁华的车站边上,守护着属于自己的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