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学生品茶上课,淮南学子课堂品茶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0:14:13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,照在讲台旁那张略显特别的茶席上。李老师端着青瓷茶壶,不紧不慢地将琥珀色的茶汤注入每个学生的品茗杯。这可不是什么茶艺社团活动,而是淮南某中学高二年级每周一次的语文课。

"大家先闻闻这杯霍山黄芽的香气,"李老师的声音很轻,像是怕惊扰了茶香,"然后我们再聊聊《红楼梦》里栊翠庵品茶那段。"教室里出奇地安静,只有茶香在空气中缓缓流动。坐在第叁排的小王深吸一口气,那股带着板栗香的温热气息,让他忽然对书里"轻浮无比"的品茶描写有了实感。

这样的淮南学生品茶上课场景,如今在当地几所学校悄然兴起。起初也有家长犯嘀咕:"在教室里泡茶?这不是胡闹吗?"可坚持了一个学期后,孩子们的变化让人惊喜。

茶香里的语文课

那堂讲《赤壁赋》的课让我印象深刻。李老师让大家边喝茶边想象苏轼夜游赤壁的心境。"你们想想,苏轼当年与客泛舟,‘举酒属客’,和我们此刻举杯品茶,是不是有某种相通之处?"说着,他让大家细品手中的六安瓜片,"这茶的滋味,先微苦后回甘,像不像人生?"

靠窗的女生若有所悟:"我好像懂了,苏轼说的‘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’,不就是在苦中作乐吗?"茶杯在她手中轻轻转动,"这茶刚开始喝确实有点苦,但咽下去之后,喉咙里甜甜的。"

这样的课堂,把原本停留在字面的古文,变成了可以品尝、可以感受的体验。学生们在茶香中,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文本深处。

最让人意外的是数学课。张老师在讲解函数图像时,居然让大家观察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轨迹。"看这片茶叶,它下沉的路线是不是很像抛物线?"同学们围在玻璃茶壶前,看着茶叶缓缓旋转、沉降,然后在杯底展开。原来抽象的数学概念,突然变得触手可及。

这种跨学科的淮南学子课堂品茶体验,让学习变得生动起来。历史课上,老师会结合茶文化讲丝绸之路;地理课上,同学们通过不同产区的茶叶,理解气候与土壤对作物的影响。就连英语课都加入了茶相关的情景对话。

慢慢地,变化在学生们身上显现。以前上课爱走神的小陈,现在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泡茶的动作:"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看着茶水从壶口流出的弧线,心就静下来了。"他的妈妈发现,儿子在家写作业时,居然会主动泡一杯茶,安安静静地学习一个晚上。

班长老刘说得实在:"以前上课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,现在不一样了。每节课都有期待,想知道今天老师又会用什么样的茶,来讲什么样的知识。"

当然,这件事做起来并不简单。学校专门组织了教师培训,还请来茶艺师指导。不是所有老师一开始都能接受,教物理的赵老师就直言:"我起初觉得这是浪费时间,直到有一次用不同水温泡茶来讲分子运动,学生们眼睛都亮了。"

如今,品茶课已经成了这所学校最受欢迎的课程。其他学校的老师来听课,看到同学们专注的神情,闻到满室茶香,都忍不住感慨:"这样的课堂,谁不喜欢呢?"

窗外,梧桐树的影子慢慢拉长。又一节课结束了,但茶香还在教室里萦绕,就像知识在同学们心中慢慢沉淀。不知道多年以后,这些学生会不会在某个品茶的午后,想起这间飘着茶香的教室,想起那些在茶香中渐渐明白的道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