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城那里有站小巷,桐城小巷车站位置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5:25:14 来源:原创内容

桐城小巷里的车站记忆

说起桐城那里有站小巷,不少老街坊都会露出会心一笑。这条听起来有点绕口的巷子,藏着不少老桐城人的共同记忆。记得我第一次去找这条巷子时,在附近转了两叁圈都没找着,最后还是巷口修鞋的老师傅抬手一指:“喏,电线杆后面那个窄道子就是。”

原来这桐城小巷车站位置,还真是在个不起眼的地方。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肩走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往巷子深处走百来步,就能看见个老旧的水泥站台,站牌上“小巷站”叁个字都快褪色了。要不是亲眼所见,真难想象这么个僻静处曾经是个车站。

住在巷尾的李大爷最爱坐在站台边的石墩上聊天。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会儿,这里可热闹了,每天五六班车发往县城。那时候路没现在这么宽,中巴车都得小心翼翼地倒车进来。赶集的日子,等车的人能从站台一直排到巷口,卖茶叶蛋的、卖花生瓜子的吆喝声此起彼伏。

现在车站早就停用了,但桐城那里有站小巷这个说法却流传了下来。有回我听见两个中年人在路口问路,开口就是“听说桐城小巷车站位置在这附近”?看来不止我一个人对这地方感兴趣。确实,现在地图上搜不到这个站,可老一辈人提起来,眼睛里都会泛起特别的光。

站台旁边有棵老槐树,少说也有百岁了。树下总搁着几个马扎,天气好的时候,几个老邻居会凑在这儿下象棋。我常想,他们守着的或许不只是个废弃的车站,更是一段回不去的时光。有时候车铃叮当响过,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抬头,恍惚间还以为是从前的班车来了。

要说这桐城那里有站小巷最特别的,是它那种违和感——明明在闹市之中,拐进巷子却瞬间安静下来。站在斑驳的站牌下,能听见墙头野猫走过的细碎脚步,能闻到隔壁院落飘来的饭香。这种市井气息,是新修的公交总站永远给不了的感觉。

前两天又路过,看见几个美院的学生在站台前写生。带队的老师说,这个地方的时空交错感特别动人。我凑近看了看画板,才发现经过他们的艺术加工,破旧的站台竟真透出几分诗意。或许每个城市都需要这样的地方,让匆忙的日子能稍微停一停。

住在巷子里的张阿姨说,虽然现在车站没了,但街坊们还是习惯把这地方当作碰头的地标。约人见面常说“老车站碰头”,买东西让人捎带也说“放到站台那儿就行”。这个车站啊,早就融进了大家的日常生活里。

夕阳西下的时候,站台的影子会被拉得很长。偶尔有游客举着手机导航找来,对着空荡荡的站台露出困惑的表情。这时要是碰上热心的老街坊,准会上前絮絮叨叨地讲起从前:班车怎么在巷子里调头,下雨天怎么在站台躲雨,过年时怎么大包小包地从这里下车回家……

其实细想起来,桐城小巷车站位置这么难找,或许正是它的魅力所在。它不像那些着名的景点需要刻意维护,就这么自然而然地留在城市记忆的褶皱里。哪天你要是也来桐城,不妨试着找找看——当然,最好找个本地人问问路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