菏泽学生200元随时服务,学生兼职随叫随到
最近在菏泽的大学城里,总能听见同学们讨论一个新鲜事——有个学生团队打出了“200元随时服务”的招牌。这事儿听着挺有意思,你说现在的大学生,怎么想到搞这种随叫随到的兼职呢?
校园里的“及时雨”
我特意去打听了一下,原来这群学生主要接的是临时性的活儿。比如突然要搬家的学长,活动需要人手搭舞台的社团,甚至还有商家做促销缺临时导购。有个大二男生挠着头笑:“其实就跟点外卖差不多,你在手机上说清楚时间地点,我们准时带着力气到。”这种学生兼职随叫随到的模式,倒是真解决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。
记得上个月女生宿舍楼停电,几个女生买了重物正发愁怎么搬上楼。试着在校园群发了求助,不到十分钟就来了两个男生,利索地把东西搬到了六楼。事后女生要加钱,他们摆手说不用:“说好200就是200,我们靠这个赚生活费,但绝不乱收费。”这种实诚劲儿,让很多老师都悄悄给他们介绍活儿。
生活教会的事
接触了几个做这行的同学后发现,他们大多来自普通家庭。有个叫李明的男生说得实在:“父母给的生活费够吃饭,但想报个培训班或者假期出去走走,就得自己想办法。”他上周刚用攒的钱买了编程教材,说这话时眼里带着光。另一支叁人小队更绝,他们合租了间地下室当“调度中心”,墙上贴满了周边小区的地图,哪个巷子能抄近道都标得清清楚楚。
不过这份钱赚得并不轻松。有次下大雨,接到个急单要送文件到城东开发区。骑电动车的小王浑身湿透,却把文件用塑料袋包得严严实实。客户要给他加钱买姜汤,他抹了把脸笑笑:“该做的,我们靠这个吃饭,更得讲信誉。”这些年轻人正在用最直接的方式,触摸着生活的纹理。
现在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二十多人,分早晚两班。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期末考试前两周只接轻松活儿,互相提醒不能耽误学习。最近还在开发简单的小程序,想让大家下单更方便。你说这种菏泽学生200元随时服务的模式能走多远?看着他们在路灯下边等单边背单词的样子,我觉得他们正在书写自己的答案。
校园里的梧桐叶黄了又绿,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。或许很多年后,当这些年轻人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,还是会想起那个夏天——他们用汗水和时间,换来了比200元更珍贵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