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阳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,当阳150元扫码联系小妹
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意思。前两天在当阳老城区溜达,电线杆上瞅见个小广告,白纸黑字印着“当阳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”,下面还真附了个褪色的二维码。旁边卖烟的大爷直冲我摆手,那眼神里透着欲言又止的深意。
你说现在这人可真能琢磨,连这种服务都搞上扫码下单了。我蹲路边观察了半小时,还真有叁个小伙举着手机凑过去,嘴里还嘀咕“这当阳150元扫码联系小妹靠不靠谱啊”。有个穿工装的刚扫完码,手机屏倏地亮了,他盯着屏幕皱眉头,手指在删除键上悬了半天。
藏在二维码背后的门道
后来跟开网吧的朋友唠起这事,他拍着大腿直乐:“你这就不懂行了!那些码十个有九个是骗充值费的,你刚扫码就得先充200,充完就给你推个机器人聊天”。他边说边在收银台底下摸出迭小卡片,嚯,清一色印着“当阳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”,连排版都一模一样。
不过要说这价钱也确实蹊跷。现在理个发都要四十,一百五在当阳能干啥?也就够吃两顿火锅。我寻思着要不试试水,特意买了张新电话卡,照着广告上的流程操作。好家伙,刚扫描完二维码,立马弹出个需要预存话费的页面,这套路跟朋友说的分毫不差。
倒是街角修手机的小哥说了句实在话:“真要找服务,谁在电线杆上扫码头啊?现在都用专用础笔笔了”。他说着把烙铁往桌上一搁,“那些印着当阳150元扫码联系小妹的广告,多半是骗年轻人社会经验少”。
有天凌晨两点看到个有趣景象,环卫大姐正费劲刮着这些贴纸,嘴里嘟囔:“今天刚清理完,明天又贴满,这当阳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的广告比牛皮癣还顽固”。她水桶里飘着的那些湿透的纸片,倒是成了这个行当最真实的注脚。
其实仔细想想,这种明码标价的服务反而透着古怪。正经生意哪需要这么遮遮掩掩的?我后来在茶摊听老辈人唠嗑,说早年间这类生意都是在歌舞厅门口悄悄谈,现在倒好,直接印成二维码满大街贴。
最近发现个新变化,这些广告开始往共享单车车筐里塞了。有回我扫码解锁单车,从车筐捡起七八张“当阳150元扫码联系小妹”的卡片,统一是蓝天白云的背景图,连联系电话前四位都相同。这倒让我想起菜市场王婶说的:“现在干啥都讲究规模化经营哩”。
不过说实在的,那些真去扫过码的人后来都挺后悔。楼下快递站的小赵有回多喝了两杯,红着脸说充了叁百块连个真人都没见着。所以啊,有些便宜还真不能贪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