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尔果斯品茶教室工作坊,霍尔果斯茶艺研习工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10:39 来源:原创内容

说起霍尔果斯,很多朋友第一反应可能是边境贸易或免税购物。但最近,这里悄悄兴起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——霍尔果斯品茶教室工作坊。说来也巧,我上个月陪朋友去那边办事,偶然间发现了这个藏在街角的小天地。

推开木质移门的瞬间,茶香扑面而来。一位系着亚麻围裙的姑娘正在教几位客人如何温杯烫盏。她手里那个白瓷盖碗轻轻一转,动作行云流水,看着就让人心里静了下来。说实话,我平时也爱泡茶,但看到人家这专业架势,才发觉自己那两下子顶多算“茶叶兑开水”。

当传统茶艺遇见现代生活

工作室主理人是个有趣的西北汉子,大家都叫他马师傅。他边整理茶席边和我们聊天:“很多人觉得茶道太高深,其实啊,就像我们西北人煮奶茶,怎么顺手怎么来。”他随手拈起一撮普洱,在茶则上轻轻一点,“你看这茶叶,在霍尔果斯茶艺研习工坊里,咱们不搞那些虚的,就教怎么把茶泡好喝了。”

那天我们尝了叁道茶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道——来自伊犁河谷的薰衣草茶。马师傅说这是他们特意和当地农户合作的,茶汤倒入玻璃公杯时,淡紫色的水柱在阳光下特别好看。邻座从深圳来的姑娘忍不住拿出手机,边拍边感叹:“这茶喝着有草原的味道。”

其实在霍尔果斯品茶教室工作坊,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。天南地北的旅客路过边境小城,在这里歇脚时遇上一杯好茶。有次来了个俄罗斯商人,马师傅用茯茶加蜂蜜调了款特饮,那人连说像极了家乡的味道。

茶香里的交融时光

现在说说这个霍尔果斯茶艺研习工坊最特别的地方。它不像传统茶室那样正襟危坐,长条茶桌摆着各式各样的茶具,从福建的建盏到哈萨克族的铜壶,墙上还挂着维吾尔族刺绣的茶巾。这种混搭的风格,反倒让每个进来的人都放松自在。

记得有个周末下午,窗外飘着细雪,屋里炭火正旺。马师傅正在演示怎么判断水温,他突然停下来说:“听,水要开了。”果然,桌上的银壶开始发出细微的松涛声。这个瞬间让我突然明白,为什么古人说“茶禅一味”。

常来的茶客里有个做外贸的大哥,他说现在谈生意都爱约在这里。“比在饭店喝酒舒服多了,喝着茶慢慢聊,合同反而谈得更顺利。”他最近还在学怎么用民族乐器弹奏《采茶扑蝶》,虽然手法还生疏,但每次练习都能逗笑一屋子人。

黄昏时分,斜阳透过格栅窗棂,在茶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新来的学员正在练习注水,水柱忽粗忽细,马师傅也不着急,只是偶尔伸手调整下她握壶的角度。茶香弥漫的教室里,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。也许这就是茶道的魅力所在——不在于多么复杂的程序,而是让人在忙碌生活中,找到片刻属于自己的宁静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