娄底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娄底火车站旁的小巷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娄底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和火车站旁的小巷,完全是两个世界。一个在站前广场南边,一个在北边,中间就隔着一座火车站,可那味儿啊,差得远了。
先说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吧。这条巷子啊,白天晚上完全是两幅面孔。白天你从出站口出来,一抬眼就能看见对面那一排老房子,墙皮有点剥落,晾衣绳横七竖八地挂着各色衣裳,偶尔有电动车嘀嘀两声钻进去,很快就没影儿了。那时候它看着有点旧,有点乱,但也还算安静。
可一旦到了傍晚,嗬,那可就热闹起来了!巷口卖卤味的大叔准时出摊,那股子混着香料的肉香味能飘出老远;隔壁水果摊的老板娘嗓门亮得很,“西瓜甜过初恋咧——”她这么一喊,好些刚下火车、拖着行李箱的旅客,脚就不自觉地迈过去了。再往里走,几家小炒店坐满了人,锅铲和铁锅碰撞的“刺啦”声此起彼伏,空气里全是辣椒炒肉的烟火气。你说怪不怪,好多人明明出了站就能坐车回家,偏要绕到这条小巷子里,吃碗粉,或者带点熟食。好像不在这巷子里沾染点人气,这趟旅程就不算真正结束似的。
安静的另一边
你要是穿过地下通道,绕到火车站另一头,那感觉就全变了。火车站旁的小巷,怎么说呢,要安静得多。这里离主干道远了些,边上多是些家庭旅馆和老旧的居民楼。巷子窄,阳光只能斜斜地照进来一半,地上是斑斑点点的光影。
我有一回在那儿等人,闲着也是闲着,就站在巷口往里看。有个老爷子搬了个小马扎坐在门口,慢悠悠地择着青菜;二楼窗户里传出小孩子练钢琴的声音,断断续续的,不太熟练,但听着挺温馨。偶尔有火车鸣着笛,“呜——”地一声从旁边驶过,那声音近得仿佛就在头顶。住在这儿的人,大概早就习惯了吧。他们对火车的声音已经麻木了,就像海边的人习惯了潮声。
想想也挺有意思,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像是旅途的延伸,满是抵达与出发的躁动;而火车站旁的小巷,更像是生活本身,日复一日,不慌不忙。它们在同一个坐标上,共享着火车站的喧嚣,却活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节奏。
有时候我会想,为什么紧挨着的两条巷子,气氛会差这么多?大概是因为方向吧。对面的巷子,正对着出站口,天然就是迎接人流的第一站;而旁边的巷子,藏在车站的侧面,更像是被匆匆脚步忽略了的一处角落。一个主动迎向流动,一个被动地守在原地。
下次你要是路过娄底火车站,不妨也去这两条巷子转转。不用特意找,它们就在那儿。你可以先去对面的巷子感受一下那股子热腾腾的劲头,吃个炒粉,听听四面八方传来的说话声;然后啊,再溜达到旁边那条巷子,在相对安静的氛围里走一走,看看老居民楼阳台上养的花。那种从热闹到安静的转换,特别有意思,仿佛几分钟之内,就体验了这个城市的两面。
城市啊,有时候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角落里。娄底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诉说着迎来送往的故事,而火车站旁的小巷则记录着寻常人家的日子。它们都不宏大,但真实,有温度,带着这座湘中城市独有的、粗粝又亲切的生活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