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城大学城学生约茶,应城学子相约品茶
应城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事儿吧,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。前两天路过商业街那家新开的茶室,隔着玻璃看见好几桌都是抱着课本的学生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正边搅着奶茶边说"微观经济学的作业也太难了",对面戴眼镜的男生立刻接话"我昨晚刚写完,等会儿发你参考"。你看,这不比在图书馆正襟危坐自在多了?
要说这届年轻人真会挑地方,约茶早就不是单纯喝东西了。金融系的张明跟我聊过,他们小组作业就是在抹茶拿铁的香气里搞定的。"在教室讨论总想快点结束,但在茶室能聊叁小时都不嫌累"。他说话时晃着手里的桂花乌龙,冰块碰得叮当响。确实啊,软乎乎的沙发座,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,比自习室那种连翻书都不敢大声的氛围强太多了。
茶香里的青春记事
大叁的林薇更绝,她在茶室搞起了"约茶读书会"。每周叁下午,七八个不同专业的同学围着长桌,有时争论《百年孤独》的魔幻现实,有时分享实习经历。有回他们聊嗨了,店长还特意送了盘蝴蝶酥。"比起在微信群里干聊,面对面说话才有温度",林薇说这话时,刚帮学妹把飘着茉莉花的玻璃杯挪到安全位置。
当然也有翻车的时候。上学期期末,李涛他们组约着复习专业课,结果柠檬茶还没喝完半杯,话题就从"货币政策"拐到了游戏新赛季。后来学聪明了,现在约茶都直接订包间,手机统一放篮子裡——这招还是跟《甄嬛传》里皇后防嫔妃争宠学的呢。
最近更发展到约茶相亲了!生物系的周舟就是在玫珑瓜芝士茶见证下脱单的。"两人捧着同款芋圆奶茶走出来的时候,整个联谊社都在群里放烟花表情包"。她室友说这话时,我们正坐在他们初见的位置,窗外银杏叶刚好落在当年男生放薄荷盆栽的窗台上。
现在走过大学城任何一家茶饮店,你都能看见各种约茶现场:有围着手提电脑改笔笔罢的,有对着颈辫补诲临摹茶点摆盘的,还有举着手机在盆栽后拍惫濒辞驳的。那只常驻店门的狸花猫最近都胖了,毕竟每天要接收那么多投喂的奶盖。
或许十年后这些应城学子相约品茶的年轻人会成为会计师、程序员、教师,但肯定会记得某个午后:阳光透过水珠滑落的杯壁,在摊开的笔记本上投下晃动的光斑,而身边坐着能一起哭笑的同龄人。茶会凉,页面会泛黄,但那年一起在茶香里虚度的时光,反倒成了青春里最扎实的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