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州泄火的小巷子,林州小巷的烟火气息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26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条小巷子藏在林州老城的东南角,青石板路面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的屋檐几乎要碰在一起。夏天的傍晚,巷口老张家炝锅的滋啦声能传出去好远,隔壁王奶奶摇着蒲扇念叨:“这条巷子啊,最是泄火。”她说这话时,夕阳正斜斜地穿过屋檐的缝隙,在斑驳的墙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

要说这林州泄火的小巷子,名字听着挺有意思。其实“泄火”不是什么玄乎的东西,就是老街坊们消解暑气、排遣心烦的法子。傍晚六点过后,家家户户搬出小方桌,绿豆汤的清香混着醋熘白菜的酸味儿在巷子里飘荡。二楼晾着的衬衫还在滴水,楼下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唱着豫剧,声音不大不小,刚好盖过知了的聒噪。

巷子里的老手艺

巷子中段有个修鞋摊,李师傅在这儿坐了二十年。他的手摇补鞋机咯吱咯吱响着,针脚密实得像丈量过。有天我的凉鞋带子断了,他一边穿线一边说:“现在年轻人火气大,缺的就是这慢功夫。”他补完鞋顺手把鞋跟磨平,动作不紧不慢的。我忽然觉得,在这条林州小巷的烟火气息里,连修鞋都成了修身养性的事。

再往里走是赵姐的杂货铺,门脸小得转身都费劲,却什么都有。冰镇汽水瓶上凝着水珠,老式玻璃柜台里摆着山楂丸、薄荷糖。常看见下班的人在这儿停留片刻,买根冰棍,靠在柜台边聊几句。赵姐总说:“我这儿不卖解药,但能解乏。”确实,那瓶橘子味汽水灌下去,打嗝时带出的凉意,真能把浑身的燥热带走大半。

最热闹的要数巷尾那家剃头铺。老式转椅,烫毛巾用煤炉,推子还是手动的。陈师傅给人剃头时爱聊家常,手上的推子不耽误嘴皮子。有回碰见个满脸通红的小伙子,说是跟对象吵架了。陈师傅不紧不慢地调热水,毛巾敷上去的瞬间,那小伙子长长舒了口气。等剃完头,他对着镜子左照右照,来时的火气早没影了。

这条巷子不长,从头走到尾不过十分钟。可你要是傍晚来,能看见最生动的景象——放学的小孩举着冰棍追逐,下班的大人拎着菜互相招呼,谁家窗口飘出拍黄瓜的蒜香味。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,拼凑出林州小巷的烟火气息,比空调房里的凉风更懂怎么安抚人心。

夜深时,巷子才真正静下来。只剩几盏昏黄的路灯,和偶尔传来的电视声。月光洒在青石板上,像泼了层清水。这时才明白,所谓泄火,不过是把日子过得慢些、再慢些,让那些鸡毛蒜皮的烦躁,都消解在柴米油盐的温度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