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州同城约初中生500元,高州同城约学生500元
这几天在本地论坛闲逛,总能看到类似“高州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样的帖子标题。说真的,第一次见到这种内容,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啥情况啊?
坐在奶茶店和朋友聊起这个,他皱着眉头吸了一大口珍珠。“我也老刷到,还有个差不多的叫高州同城约学生500元。你说这会不会是某种暗号?”
我们俩对着手机屏幕发愣。这年头网络上真真假假的东西太多了,表面看着像普通的约人帖子,底下藏着什么猫腻谁说得准。五百块钱说多不多,说少不少,正好卡在一个让人在意的数字上。
街坊邻居的闲聊猜测
第二天去菜市场,听见几个阿姨也在议论这事。卖菜的王婶一边称着青菜一边说:“我家那傻小子昨天也问我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,我能知道啥?反正感觉不太对劲。”旁边的李阿姨接话:“现在的小孩啊,手机上随便一划拉就能看到这些,得看紧点。”
我提着菜往家走,心里琢磨着。高州就这么大地方,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相似的帖子?这事儿越想越觉得蹊跷。
回家后我又特意去查了查,发现这类“高州同城约学生500元”的帖子发布时间都很集中,大多在晚上八九点。内容写得模模糊糊,既没说具体要做什么,也没提需要什么条件,就是简单粗暴地挂个标题和价格。
翻着翻着,我突然想起去年隔壁市出现过类似的情况。后来查出来是某种诈骗团伙的手段,先以兼职名义把人骗出来,然后再一步步下套。想到这儿,我后背一阵发凉。
晚上表姐来家里吃饭,她家孩子正好上初中。我跟她提起这事,她立刻紧张起来:“真的假的?我得提醒我家那小子,别看到五百块钱就心动。现在这些骗子的手段防不胜防啊。”
表姐说得对,这种来路不明的邀约,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不理不睬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这个道理什么时候都适用。
说实话,我挺好奇这些发帖子的人到底什么来路。他们 targeting 初中生,可能就是看中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社会经验少,容易上当。五百块钱对一个初中生来说,确实挺有诱惑力的。
我在想,要是哪天我家孩子问我这类问题,我得好好跟他讲讲。不是所有看起来像机会的机会都是真的,有些表面上的好事,背地里可能是深不见底的大坑。
这几天观察下来,我发现这类“高州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的帖子存活时间都不长,通常几小时就被管理员删除了。但删了又发,发了又删,跟打地鼠似的,这说明背后肯定有人在持续操作。
也许该有人去相关部门反映反映?虽然现在还没听说谁真的上当受骗,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事后补救强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
今天路过学校门口,看到几个初中生凑在一起看手机,边看边笑。我忍不住多瞥了一眼,好像就是在浏览本地论坛。心里突然有点不是滋味,这些孩子可能还没意识到网络另一端的危险。
回家路上,我特意绕到社区警务室,把这段时间观察到的情况跟值班民警说了说。民警很认真地记了下来,说会关注这类现象。“多谢提醒啊,这种新型的诈骗手段我们确实得早点防范。”
走出警务室,心里踏实了不少。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但至少做了自己能做的事。高州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,维护它的清朗环境,每个人都该出份力。
这事给我提了个醒,以后在网上看到什么可疑信息,别光顾着吐槽就算了。该举报的举报,该提醒的提醒,说不定就能帮到一些人。你们说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