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小红书上都是高级外围吗,张家口高端伴游真实情况
最近刷手机,总能看到有人在讨论张家口小红书上都是高级外围吗这类话题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时,我愣了好几秒。小红书上那些晒滑雪、晒草原、晒大好河山的笔记,怎么突然就和这种词扯上关系了?
其实这事挺有意思的。我有个朋友上个月刚去张家口滑雪,回来就跟我吐槽,说在小红书上找攻略时,确实刷到些不太一样的账号。这些账号发的照片都特别精致,定位都在高档酒店或雪场,但仔细看内容又感觉云里雾里,说不清到底是干嘛的。
那些模糊的边界
就像有人说的张家口高端伴游真实情况,这个说法本身就带着点暧昧。你很难从字面上判断这到底是指正规的旅游陪同服务,还是另有含义。我翻了不少相关笔记,发现确实存在这种模糊地带——有些账号打着“高端伴游”的旗号,发的却是再正常不过的旅游照片;而另一些则明显在打擦边球,照片拍得若隐若现,配文也充满暗示。
举个具体的例子吧。某天晚上我闲着无聊,特意在小红书搜索栏输入了“张家口伴游”这几个字。跳出来的结果里,有个账号特别显眼——头像是位戴着墨镜的女生,站在太舞滑雪场的山顶,穿着专业的滑雪服,但姿势却不太像在认真滑雪。我点进去翻了翻,发现她每隔两叁天就会更新一组在不同高端场所拍的照片,有时在翠云山,有时在富龙滑雪场,但从来不提具体的旅游体验,配文也都是些模棱两可的句子。
更让人起疑的是,当我试着在评论区问“怎么预约服务”时,不到五分钟就收到了私信回复。对方直接报出了按小时计费的价格,还发来一长串服务项目,其中确实有些内容已经超出了正常旅游陪伴的范畴。不过这种情况毕竟是个例,不能以偏概全。
实际上,大多数在张家口旅游的普通用户根本不会遇到这种事。你在小红书上搜“张家口攻略”,跳出来的十有八九都是正经的游记:一家老小去草原天路自驾的,小情侣在库伦淖尔湖边拍照的,滑雪发烧友在万龙滑雪场切磋技术的。这些才是张家口旅游的常态。
平台的两难处境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要问了:那平台不管管吗?说实话,平台也挺难的。就像那个张家口高端伴游真实情况的讨论,很多时候你明知道某些账号有问题,但又拿不出确凿证据。他们发的照片不露骨,配文也都在审核标准的边缘游走,封了一个账号,可能马上又换个马甲重新出现。
我认识的一个民宿老板跟我说过这么件事:去年冬天,有伙人长期包了他家最贵的几间客房,但从来不见他们正经观光,反而天天都有不同的访客进出。后来还是在保洁阿姨的提醒下,他才意识到可能碰到了什么特殊行业从业者,赶紧找了个理由终止了合同。“现在回想起来,那伙人确实在小红书上特别活跃,每天都发在不同高端场所的打卡照。”老板补充道。
不过这种毕竟是极端案例。我在张家口本地问过不少做旅游的朋友,他们都说绝大多数游客都是冲着冰雪运动或草原风光来的。那些打着“高端伴游”幌子的,很可能只是极小一部分人利用平台规则漏洞在进行某种营销罢了。
换个角度想,这个问题之所以会引起讨论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在下降。看到一个光鲜亮丽的账号,第一反应不再是羡慕,而是先在心里打个问号:这到底是真的分享,还是别有目的?
记得前阵子有个张家口本地的滑雪教练跟我说,他现在带学员时都会特别提醒:要是想找正经的滑雪指导,最好通过滑雪场官方渠道预约。“网上那些说得天花乱坠的,十个里有八个都不靠谱。”他说这话时颇有些无奈,“正规教练都在忙着教学,哪有时间整天泡在网上发精修图?”
所以啊,下次再看到什么“张家口高端伴游”之类的字眼,不妨多留个心眼。真正的旅行体验从来不需要那些虚头巴脑的包装,站在张家口的星空下,呼吸着草原清新的空气,这种实实在在的感受,比任何精心策划的网络人设都来得珍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