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堰品茶上课微信,姜堰茶艺学习交流群
最近总听朋友提起姜堰品茶上课微信的事儿,说是有个茶艺学习群特别火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也扫了码进群。没想到这一脚迈进去,就像是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群主是个四十来岁的茶艺师,大家都喊他陈老师。进群第一天,他发来段语音:"咱们这个姜堰茶艺学习交流群啊,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。就是实打实地教怎么选茶、泡茶、品茶。"听着他带着本地口音的普通话,莫名觉得亲切。群里百来号人,有退休的叔叔阿姨,也有年轻的上班族,时不时就有人晒自己泡的茶。
第一次线上课真热闹
记得头回上课是在周二晚上,陈老师开了视频直播。他面前摆着一套青花瓷茶具,正慢条斯理地温杯烫盏。"水要刚烧开的,但别滚得太凶。"他边说边演示,"咱们姜堰本地产的绿茶,水温八十度正好。"屏幕上不停跳出提问:"陈老师,我这茶总泡苦了咋办?""用盖碗怎么不烫手啊?"他一条条解答,耐心得很。
让我意外的是,这个群特别有人情味。上周我感冒,在群里随口提了句。马上有好几个群友蔼我,说是家里存着老陈皮,要给我送点泡水喝。虽说素未谋面,但这份热心肠真让人感动。渐渐地,每天打开微信看看群消息成了习惯。
群里最热闹要数周末的品茶会。大家各自泡好茶,连麦聊天。有位开茶馆的阿姨特别逗,总爱分享她遇到的趣事:"昨天来个小伙子,非要往龙井里加方糖,把我给心疼的呀..."这时候群里就笑成一片。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,我慢慢分得清不同茶叶的滋味了,也学会了怎么泡出甘醇不涩的茶汤。
陈老师偶尔会组织线下活动,在姜堰本地的茶室碰面。上个月我终于抽空去了一次,见到群里那些熟悉的头像真人,感觉特别奇妙。王阿姨真人和想象中一样爽朗,小李原来是个腼腆的滨罢男。我们围着茶桌坐下,看着陈老师行云流水般地冲泡,聊着各自与茶结缘的故事。那天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茶海上,空气里飘着茶香,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温暖。
其实想想挺有意思,本来只是想学点茶艺知识,没想到还结交了这么多朋友。这个微信群就像个小小的茶社区,大家因茶相聚,却又不止于茶。最近群里在张罗着春茶品鉴会,我已经开始期待了。要是你也对茶感兴趣,不妨来找找我们这样的姜堰茶艺学习交流群,保准让你收获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