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,纳河微信附近人100元一次百元
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。前两天我刷手机,突然看到这么个标题——“纳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”,当时就给我整懵了。这啥意思啊?是卖啥的这么直接?好奇心一上来,我手指头就不听使唤地点进去了。
结果你猜怎么着?翻来覆去看了半天,愣是没搞明白到底在说啥。页面里反反复复就那几个词儿打转,什么“纳河微信附近人100元一次百元”,跟绕口令似的。我这心里头直犯嘀咕:现在做生意都这么含蓄了吗?
这事儿让我想起个老段子
记得小时候街边总有那种“最后叁天,清仓大处理”的店,过了叁个月还在那“最后叁天”。现在网上的套路倒是升级了,直接给你来个价格接龙。你说这“100一次100块钱”和“100元一次百元”,不就是把同一件事说了两遍嘛!
我琢磨着,这会不会是某种新型的推广方式?故意把话说得云里雾里,让你越想弄明白就越得盯着看。说实话,我这会儿写文章的时候,满脑子还都是“纳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”这句话,跟魔怔了似的。
后来我问了几个朋友,他们第一反应都笑了。有人说这估计是搞线下活动的,有人猜是卖特产的,还有个哥们儿打趣说:“该不会是教人怎么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吧?那这定价还挺实在。”
不过说归说,笑归笑,这种标价方式确实挺抓人眼球的。你看啊,“纳河微信附近人100元一次百元”,既告诉了你在哪儿,又说了用什么方式,还把价格明明白白摆出来了。就是最关键的信息——到底是干啥的,它偏不告诉你。
现在这网络时代,大家的注意力都金贵得很。能让人停下来琢磨叁秒钟的广告,已经算成功了一半。要是再能让人像我这样,不仅琢磨了,还专门写篇文章来讨论,那效果就更不用说啦。
当然啦,咱们在这儿也就是闲聊。真要遇到这种说得不清不楚的,建议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。网上冲浪嘛,安全第一,别看见个新鲜说法就往上冲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这种表达方式倒是给了我不少启发。有时候直来直去可能真不如拐个弯来得有效。就像你跟人聊天,同样的意思,换个说法,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。
好了,对于“纳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”这个话题,咱们就聊到这儿。你要是也遇到过类似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广告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。说不定咱们能凑出个“网络未解之谜大全”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