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邮100米内学生约,附近学子相约聚
这两天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——高邮100米内学生约,这事儿挺新鲜的。我家就住在中学附近,那天晚上散步,正好撞见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在广场边上,有说有笑的。
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正手舞足蹈地讲着周末去运河边写生的趣事。“就在老城墙那边,画到一半突然下雨,我们只好躲进亭子里。没想到在那儿遇见了隔壁班的同学,他们也来采风。”他边说边比划着躲雨时手忙脚乱的样子,把周围的人都逗笑了。
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
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接过话茬:“其实咱们这条街上住着不少同学呢。上周我去小区门口的早餐店买豆浆,排在前面的不就是叁班的体育委员嘛!他还帮我付了零钱。”她说着说着有点不好意思,“以前总觉得城里人情淡薄,现在发现,原来熟悉的人就在身边。”
这让我想起昨天在便利店看到的场景。两个女生在货架前挑文具,其中一个说:“明天要不要一起去图书馆?我看你每次都坐在靠窗的位置。”另一个惊喜地点头:“好啊!我还纳闷呢,总觉得旁边坐着个面熟的人。”她们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熟络起来。
说来也巧,这种附近学子相约聚的现象,好像就是从最近开始的。可能是天气转暖,大家都愿意出门走走了。街角那家奶茶店现在常常坐满学生,他们有时在做作业,有时就是单纯地聊聊天。
我邻居家读高二的孩子告诉我:“现在我们班好多人都住在这一带。放学后约着打打球,或者一起去书店逛逛,特别方便。”他说这话时眼睛亮晶晶的,“比一个人闷在家里写作业有意思多了。”
其实想想,在手机社交这么发达的今天,能在家门口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,确实是件挺温暖的事。毕竟,再多的线上聊天,也比不上面对面时的一个笑容来得真切。
昨天傍晚,我又看到那群学生在广场上。这次他们围成一圈,中间有个男生在弹吉他,轻轻哼唱着校园民谣。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歌声随风飘得很远。这个画面,或许就是青春最好的样子吧。
看着这些年轻人因为高邮100米内学生约而相识相熟,我突然觉得,这座城市变得更加亲切了。或许在某个转角,就会遇到熟悉的笑脸;或许在某个午后,就能收获一份不期而遇的友谊。
街灯一盏盏亮起来,学生们收拾好东西,互相道别。“明天学校见!”“嗯,明天我给你带那本参考书。”他们的声音渐渐远去,但这个夜晚的温暖,却留在了这条街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