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兰店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
最近在家长群里看到个挺火的话题——普兰店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。这孩子靠给同学补课赚零花钱,价格可不便宜。说实话,我刚听说时也纳闷:现在中学生都这么能耐了?
楼下王姐家的孩子试过这孩子的课,回来就跟变了个人似的。以前写作业拖到半夜,现在两小时搞定。问孩子怎么回事,他说那小老师把数学公式编成了顺口溜,抛物线像坐过山车,函数图像比奥特曼打怪兽还带劲。
少年家教的独门秘籍
我特意去见了见这位少年家教。他书包里总装着自制的彩色卡片,说是把知识点都“翻译”成了学生能听懂的话。比如教古文不说“之乎者也”,而是改成流行歌词的调子。问他怎么想到收50块这个数,他挠头笑笑:“比培训班便宜,又比大学生家教贵点——我觉得自己值这个价。”
这事让我想起邻居家请的大学生家教,时薪35元却总抱怨孩子不开窍。可眼前这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,孩子们反而抢着报名。也许正因为年龄相近,他更懂同学们卡在哪个环节。就像孩子们说的,他不是在讲课,是在帮大家“打通任督二脉”。
现在不少家长开始琢磨,或许真不该小看这些半大孩子。他们解题思路天马行空,讲题时顺手就能用上动漫梗、游戏术语。有次我看见他教物理,竟用奶茶珍珠演示自由落体,用吸管模拟光的折射。那些在老师眼里调皮捣蛋的招数,反而成了最生动的教具。
当然也有人质疑,这么小的孩子当家教靠谱吗?可转头看看那些捧着手机刷短视频的学生,现在能安安静静坐满一小时,还主动追问“然后呢”,这画面确实让人触动。有个妈妈说得实在:“别说50块,要是真能让孩子开窍,再加点都愿意。”
傍晚路过小区凉亭,又看见几个孩子围着他。夕阳把练习本染成金色,他们为一道题争得面红耳赤,突然又爆发出恍然大悟的欢呼。这场景让我恍惚觉得,学习的本来模样,或许就该是这样热气腾腾的。
或许我们真该重新打量这些年轻人了。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,在课本与现实之间架起桥梁。就像那个普兰店14岁学生,他未必比老师懂得多,但他确实更懂得同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