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江火车站小巷子,晋江车站附近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31:22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角落

每次路过晋江火车站,总会不自觉地朝那条小巷子瞥一眼。它就在出站口往右拐大概五十米的地方,夹在两个大商场中间,窄得几乎要被忽略。可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地方,却藏着火车站最鲜活的模样。

巷口永远飘着各种食物混合的香气。刚出锅的醋肉还滋滋作响,老板娘麻利地翻动着漏勺;隔壁摊子的四果冰摊前总是排着队,老板娘记得每个熟客的口味——“多加石花膏,少放糖对吧?”再往里走,裁缝店的老伯戴着老花镜踩缝纫机,修鞋匠边干活边和路人唠嗑。这些声音和味道混在一起,成了这条晋江火车站小巷子特有的背景音。

巷子最里间有家开了二十多年的文具店,老板娘阿珍姐说,她见证了多少人从这里出发又归来。有个小伙子以前总来买信纸,说是要写给异地的女友;后来他提着喜糖来发,再后来抱着孩子来买文具。“这条晋江车站附近小胡同啊,装着好多人的故事呢。”她边说边整理着货架,动作不紧不慢。

说实话,我最喜欢黄昏时分来这里。夕阳把巷子的西墙染成橘红色,下车的旅客拖着行李箱慢悠悠地逛着,附近的居民拎着刚买的菜往家走。卖海蛎煎的大叔这个时候最忙,铲子在铁板上刮得嚓嚓响。有个老伯每天都来买他的海蛎煎,就站在摊子旁边吃完,说是女儿在国外,就爱吃这口家乡味。

其实想想挺有意思的,火车站本身是个迎来送往的地方,总是匆匆忙忙的。可这条晋江火车站小巷子却像被按了慢放键,保留着老晋江的节奏。新开的奶茶店和传统的佛具店做了邻居,外卖小哥和摇着蒲扇下棋的老人们互不打扰。时代在变,可有些东西还留在这条巷子里。

记得去年冬天特别冷,巷子口的修鞋摊支起了挡风布。有个年轻人鞋子开胶了来找老师傅修,等着修鞋的工夫,两人聊起来。原来年轻人是要坐火车去北方工作,老师傅边粘鞋底边说:“出门在外,鞋子要穿舒服。”很普通的一句话,却让年轻人红了眼眶。后来鞋子修得特别结实,老师傅只收了五块钱。

如今高铁站建得越来越气派,但这条晋江车站附近小胡同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。它不像站前广场那样开阔大气,却用另一种方式温暖着每个路过的人。卖早餐的阿姨记得熟客的口味,报刊亭的大叔会帮人暂存行李,就连巷子里的流浪猫都被各家店铺喂得胖乎乎的。

有时候觉得,这条巷子就像是火车站的另一个出口——不是通往某个具体的目的地,而是通向生活本身。下次你若从晋江火车站下车,不妨也去那条小巷子走走。闻闻醋肉的香味,听听巷子里的家常,或许你也会发现,在这个匆匆忙忙的世界里,还有些地方保留着最初的温度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