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,兰州大学城学生有出来做吗
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有人问“兰州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”,底下评论区特别热闹。其实仔细看看,好几个回复都在说同一个事——大家更常问的是“兰州大学城学生有出来做吗”。这两句话乍看差不多,但仔细琢磨,语气还挺不一样的。
我在大学城旁边的奶茶店坐了会儿,正好碰到几个学生来兼职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说,他们同学里确实有人在做家教、促销之类的零工。“其实不是‘有没有人做’的问题,而是大家都在找合适的活儿。”他边擦桌子边说,现在学生更在乎的是“做什么”“怎么找”,而不是“做不做”。
校园里的零工现象
走到大学生活动中心门口,布告栏贴满了招工启事。英语辅导、展会引导、餐厅小时工……种类比想象中多。两个女生站在前面讨论,一个说“上周给房地产公司发传单,一天挣了八十”,另一个接话“还是家教划算,时薪高还不累”。
这种场景挺常见的。学生们不是盲目地“出来做”,而是会挑时间合适、不影响学业的工作。毕竟谁都不想为了兼职挂科对不对?
我注意到个有趣的现象:很多学生更愿意接和专业相关的活儿。医学生去药店帮忙,师范生带辅导班,美术生接墙绘——这样既赚了零花钱,还能给简历添彩。说到兰州大学城学生有出来做吗这个问题,其实答案早就从“要不要做”变成了“怎么做更好”。
学校后门有家书店老板跟我说,他这儿长期雇着两个学生理货。“孩子们挺不容易的,既要学习又要挣钱。不过现在学生聪明,知道平衡时间。”他指了指墙上的排班表,“考试周就少排班,假期多排点,互相理解嘛。”
学生们怎么看
跟法学院大叁的小王聊天时,他刚结束家教回来。“刚开始爸妈不同意,觉得耽误学习。后来看我既能赚生活费,还能把法律知识讲给高中生听,反而夸我学以致用。”他笑着说现在周围同学多少都做过兼职,就像必修课似的。
不过也有学生吐槽遇到黑中介。外语学院的李同学提到,有次说好日结150元的翻译工作,干完活对方只给80。“后来我们学乖了,都通过学校勤工助学中心找,虽然抽成少,但靠谱啊。”
说到靠谱,这确实是学生们最在意的。毕竟学习才是主业,为了兼职惹麻烦就得不偿失了。现在大家找工作时都会互相提醒:要签协议、问清薪酬方式、保留工作记录……这些经验都是一届届传下来的。
夜幕降临时的大学城小吃街,不少学生正在摊位前忙碌。有个卖土豆饼的姑娘手法熟练,问起来才知道是工商管理专业的。“在这儿摆摊比发传单有意思,能接触不同的人,顺便练练沟通技巧。”她翻动着锅里的土豆饼,“反正晚上没课,闲着也是闲着。”
转完一圈发现,对于兰州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的疑问,其实早就不成问题了。现在大家聊的是怎么做得安全、做得值当。学生们在这件事上展现出的精明和务实,倒是比想象中成熟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