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阳品茶海选工作室,朝阳茶会精选工作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9:27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推开朝阳品茶海选工作室那扇古朴的木门,一股清雅的茶香就飘了过来。这里和隔壁的朝阳茶会精选工作坊,算是我们这群老茶客最常去的两个地方了。要说区别嘛,工作室更像是个严谨的考场,而工作坊则像个随性的茶友客厅。

记得头一回去朝阳品茶海选工作室,还真有点紧张。长长的茶桌后面坐着叁位品茶师,每人面前摆着六只白瓷盖碗。那天尝的是武夷山岩茶,从水仙到大红袍,每一泡都要在评分表上记下香气、滋味和回甘。第二泡茶汤刚入口,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就抬眼问我:“这杯里的山场气息,你喝出是阴面坡还是阳面坡的吗?”我当场就愣住了——平时喝茶哪想过这个啊。

从认真到从容的转变

后来去得多了,慢慢也喝出了门道。朝阳品茶海选工作室的严格训练,让我学会了分辨茶叶的细微差别。有时候在工作坊遇到工作室的茶友,大家相视一笑,都不用多说,光是看拿盖碗的手法就认出来了。

要说朝阳茶会精选工作坊,氛围可就轻松多了。上周日的普洱茶专场,十来个人围坐在榻榻米上,来自云南的茶艺师小梅一边冲泡着十五年陈的班章老茶,一边讲起她在茶山的见闻。说到有意思的地方,她自己先笑得眼睛弯弯的。在这里喝茶,不用担心说错话,也不用纠结专业术语,想到什么就聊什么。

最让我感动的是,两个地方虽然风格不同,但对茶的那份用心却是一样的。工作室的品茶师为了搞清楚一批新茶的特性,能连着熬叁个通宵;工作坊的茶友们为了准备一次主题茶会,会把家里珍藏的老茶都拿出来分享。这种对茶的痴迷,真的会传染。

上个月,我参加了工作室的春季绿茶盲品。十二款龙井摆在那里,要从色泽、香气到滋味排出名次。猜中前叁名的人,能获得工作室特制的品鉴杯。说来也怪,那天我闭上眼睛闻香时,脑海里浮现的居然是工作坊里茶友们泡茶时专注的神情。

现在每次路过这两个地方,我都会想起刚开始喝茶时的笨拙。端茶杯手会抖,闻香时总忍不住深呼吸,生怕漏掉什么味道。如今虽然还是说不上多懂茶,但至少知道了,好茶不在价格标签上,而在喝到嘴里那一刻心里的触动。

前两天又去工作坊喝茶,新来的小姑娘紧张地问该怎么品茶。我看着她紧握茶杯的样子,想起了从前的自己。还没等我开口,旁边一位常去工作室的大叔笑呵呵地说:“别着急,茶会教你该怎么喝它。”这话说得真妙,无论是在严格的工作室还是轻松的工作坊,茶本身才是最好的老师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