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德镇乡镇可约全国空降,瓷都乡间可约全国速达
前几天和老乡喝茶聊天,说起现在咱们景德镇乡镇的变化,他突然冒出句玩笑话:“现在从外地回镇上,比点外卖还快,头天约好,第二天就能蹲在村口吃拌粉了。”这话听着夸张,细想还真有点意思。
当陶瓷古镇遇见现代物流
说起景德镇,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青花瓷、古窑,还有那些老手艺。但在这些传统背后,乡镇之间的连接方式正在悄悄改变。以前外地朋友要来乡下找我,得先坐飞机到南昌,再转火车到市区,最后搭班车颠簸两小时。现在好了,头天晚上约好,第二天真能见到人坐在院子里喝茶。
这种变化挺有意思的。镇上开民宿的小王告诉我,他上个月接了叁个从不同城市直接过来的客人,都是周末临时起意,周五晚上联系,周六中午就到了。“简直像变了魔术,”小王边说边摆弄着新到的茶具,“客人说现在咱们景德镇乡镇可约全国空降,我刚开始还不信,现在真服气了。”
原来镇上不少年轻人搞起了“定制陶瓷体验”,外地客人通过短视频平台看到后,直接私信预约。这边确定好时间,那边马上订票,快的第二天就能站在拉坯机前学手艺了。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方式,放在五年前根本不敢想。
物流也跟着凑热闹。李婶在镇上开了家手作陶瓷网店,昨天下午广州客人订了个定制花瓶,要求刻上结婚纪念日。今早拉坯,中午晾干,傍晚就能发走。“现在咱们瓷都乡间可约全国速达,客户都说你们景德镇人效率这么高啦?”李婶笑得合不拢嘴,手上还忙着给瓷器打包。
不过最让我感触的,是这种变化给乡镇带来的活力。周末走在青石板路上,能听到天南地北的口音。上海来的设计师在和老匠人讨论器型改良,北京来的大学生跟着师傅学画青花。这种面对面的交流,比任何线上课程都来得生动。
老张家的陶瓷作坊这个月接了八个外地订单,都是客人亲自来镇上选定样式,现场沟通修改。老张说:“以前咱们东西再好,也只能等客上门。现在不同了,上午发个朋友圈,下午就有人问能不能周末过来看货。”
当然,这种“空降”式走访也带来了新话题。镇上咖啡馆老板最近在琢磨要不要延长营业时间,“因为总有些傍晚才到的客人想找个地方坐坐”。而家庭旅馆的老板娘则开始研究各地客人的口味偏好,“东北的客人得多备点酱菜,广东的客人喜欢喝粥”。
夜幕降临,站在镇口的古桥上,能看到几家陶瓷工作室还亮着灯。或许就在此刻,又有人正在规划着来这个陶瓷古镇的行程。传统与现代的交汇,让这些藏在山水间的乡镇,焕发出别样的生机。想想还挺奇妙的,千年的制瓷技艺,遇上了现代交通物流,竟碰撞出如此有趣的火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