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辽泄火的小巷子,通辽小巷的消火去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6:39:11 来源:原创内容

通辽的夏天总是热得让人喘不过气,那天下午我骑着电动车穿过建设路,忽然想起老张头说过,在百货大楼后身藏着几条老巷子。拐进第叁个巷口时,意外发现这里别有洞天。

巷口那碗绿豆汤

刚踏进巷子就闻到绿豆的清香。有个大妈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,面前摆着个保温桶。“天热,喝碗绿豆汤吧。”她舀了满满一碗递过来。冰凉的瓷碗碰到手心时,我忽然觉得这条巷子像通了辽河的凉风,能把满身的燥热都带走。几个老人家坐在墙根阴影里下象棋,有个戴草帽的大爷笑呵呵地说:“咱们这巷子啊,可是通辽泄火的好地方。”通辽泄火的小巷子原来不只是个说法,是真有人这么称呼它。

往深处走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墙头探出石榴树枝,绿叶间藏着些小花骨朵。旁边理发店传来推子的嗡嗡声,老师傅正在给客人修面。我站在门外看了一会儿,他突然朝我招手:“进来吹会儿电扇?”这种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,让人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。

老墙根下的凉意

巷子最窄的地方,两边的屋檐几乎要碰在一起。阳光从缝隙里漏下来,在地上画出一道道斑驳的光影。我贴着墙根走,意外发现墙角有个泉眼,水珠正顺着青苔往下滴。伸手接了几滴,凉意顺着指尖往上升。通辽小巷的消火去处确实名副其实,这种凉快不是空调那种干冷,而是带着点泥土气息的湿润。

再往前走竟遇到了小学同学。他正在自家门口修理自行车,看见我便放下扳手,从井里捞起个西瓜。我们坐在马扎上吃瓜,他指着对面关闭的铺面说:“以前那是家铁匠铺,现在改成书吧了。”红砖墙上还留着当年的煤烟痕迹,新主人给窗户加了木框,檐下挂着一串风铃。

书吧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他说选择这里就是因为“这条巷子能让人静心”。书架上多是旧书,但摆放得整整齐齐。最妙的是后院有棵大槐树,树荫底下摆着几张桌椅。我要了杯大麦茶,坐在那里看树叶晃动,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人们会把这里当作通辽泄火的小巷子——不只是身体上的凉爽,更是心里的那份安宁。

起身离开时已是黄昏,巷口卖绿豆汤的大妈正在收摊。她坚持又给我盛了一碗:“明天还来啊。”我端着那碗温热的绿豆汤,忽然觉得这条巷子就像这碗里的绿豆,朴实却最解暑。或许每个城市都需要这样几条老巷子,不需要招牌和宣传,就这样安静地等着需要歇脚的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