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庆100块钱附近人微信,安庆百元附近好友微信
这几天朋友圈总看到有人提起“安庆100块钱附近人微信”这事儿,刚开始我也挺纳闷的,这到底是个什么说法呢?后来跟几个老乡聊天才反应过来,原来就是咱们平时说的那种百来块钱能在附近交个朋友的意思。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。去年冬天我在菱湖公园门口等人,碰见个大爷在路边卖烤红薯。那天特别冷,我就跟他聊了几句。大爷说他在安庆住了六十多年,现在年轻人见面就扫微信,他这烤红薯摊也贴了个二维码。“加个微信呗,下次来提前说,我给你留最甜的那个。”这话听着就暖心,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广告实在多了。
百元交友的真实模样
其实“安庆百元附近好友微信”这个说法,说白了就是在咱们安庆这座城市,用不高的花费就能认识些靠谱的朋友。比如说吧,上周我同事小陈在人民路那家咖啡馆参加读书会,每人凑个叁十块买点心饮料,一下午认识了五六个书友。现在他们建了个微信群,每周都约着一起看书聊天。
我觉着这种方式比网上那些虚头巴脑的交友软件强多了。至少大家见面喝杯茶,聊的都是实在话。前天晚上我还看见他们在群里约着周末去江边散步,这可比整天对着手机强。
记得我姑妈前段时间想学广场舞,就在小区群里发了条消息,说愿意出五十块钱请个老师。结果第二天就有叁个邻居回复,最后他们凑钱买了音响,现在每天晚上都在小区空地上跳舞。这事儿让我琢磨,其实在安庆这座城市,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有时候真就隔着一百块钱的事儿。
当然啦,也不是说非要花钱才能交朋友。关键是得有个由头让大家聚在一起。就像我表弟,他在合肥工作,每次回安庆都要组织场篮球赛,每人出个二十块租场地,打完球一起吃宵夜。这么些年下来,他那帮球友都处得像亲兄弟一样。
说到这个“安庆100块钱附近人微信”的事儿,我倒想起个有趣的经历。去年我在孝肃路开过两个月的小茶馆,来的客人多是附近居民。有个常来的李阿姨,每次都要点最便宜的那款茶,然后坐在那儿跟陌生人聊天。后来我才知道,她儿子在外地工作,她就是想来这里找人说说话。有天她跟我说:“小伙子,你这茶馆好啊,花个二十块钱,就能认识新朋友,比整天在家看电视强。”
现在想想,咱们安庆人其实挺实在的。交朋友不在乎花了多少钱,重要的是那份心意。就像我老家在怀宁的爷爷常说的,人与人相处,讲究的是将心比心。花个百来块钱,能换来真诚的友谊,这笔买卖怎么算都值。
前两天路过倒扒狮街,看见几个年轻人在拍短视频。聊了几句才知道,他们是通过微信群认识的,每人出了八十块钱租服装道具。那个带头的姑娘说,在安庆想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其实不难,关键是要主动迈出第一步。她说得有道理,现在他们的短视频账号都有上万粉丝了。
其实说到最后,不管是“安庆100块钱附近人微信”还是“安庆百元附近好友微信”,重点都不在钱上,而在那个“附近”二字。现在大家都住在高楼里,邻居之间都不太往来。能通过这种方式认识附近的人,重新找回那种街坊邻里的温暖,这才是最珍贵的。
昨天下午我去杨家山那边的菜市场,看见两个老太太在摊子前互相让零钱。一个说:“没事儿,就叁毛钱,咱们加个微信,明天你还来买菜就行。”这话让我站在那儿愣了半天。也许真正的交情,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