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鞍山90分钟品茶工作室,马鞍山90分钟茶艺体验空间
最近路过城南,发现街角新开了家马鞍山90分钟品茶工作室,墨色招牌衬着暖黄灯光,倒是勾起我进去坐坐的兴致。
推门时铃铛脆响,穿棉麻褂子的茶艺师正在给紫砂壶预热。她见我在陈列架前驻足,便笑着指指嵌在墙上的木牌:"咱们这儿是整点开始计时,满打满算90分钟,正好够叁泡茶的光景。"
茶香里的时间刻度
头道茶汤刚注入品茗杯,窗外恰好传来七点的钟声。茶艺师不急着续水,反倒让我先闻杯底挂着的冷香。"很多人觉得90分钟太长,"她将陶壶悬高注水,水柱在壶里转出漩涡,"其实头半小时醒茶具、温茶叶,中间半小时品滋味,最后半小时嘛..."她故意卖关子,直到我咽下喉韵回甘的岩茶才接话,"是让茶气在身体里散步的时间。"
第二批客人进来时带着讨论方案的材料,很快在长桌角落进入工作状态。穿藏青长衫的店主轻声解释:"常有人把商务洽谈放在这儿,既不像咖啡馆那么喧闹,又比会议室松快。"他说话时正在给茶则添新茶,手腕轻转间,茶香与话语都落得恰到好处。
在现代节奏里寻找茶韵
玻璃茶海映着吊灯的光晕,我看见有个姑娘对着笔记本电脑皱眉,直到茶艺师端去茶食拼盘——绿豆糕做成山峦形状,恰与窗外马鞍山的轮廓呼应。她拈起一块抿着,忽然舒展眉头继续敲起键盘。这种藏在细节里的熨帖,或许就是马鞍山90分钟茶艺体验空间最动人的部分。
第叁泡茶汤颜色转淡时,斜对面的老先生开始收拾笔墨。他每周这个时段都来,总带着半卷宣纸,偶尔茶兴起了就蘸着茶水在桌上写字。茶艺师说见过他写"且吃茶去",笔锋里的从容劲儿,跟屏风上那句"茶暖无须酒,闲谈不论仙"倒是相得益彰。
当我准备结账时,发现装零钱的竹编小篮里躺着几张便签。有学生画的茶杯速写,也有上班族记的茶叶名称,最有趣是张儿童涂鸦:歪斜的茶壶正往彩虹里倒水。这些琐碎的生活印记,让这个遵循着传统茶道的工作室,生长出带着烟火气的生命力。
推门走进夜色时,茶香还萦绕在衣襟。忽然想起茶艺师临别时说的话:"现代人总抱怨时间不够用,可在马鞍山90分钟品茶工作室里,连窗台上那盆文竹抽新芽的动静,都来得及看清呢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