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泄火的小巷子,阜阳消暑的小巷风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3:26:30 来源:原创内容

夏日的阜阳,热浪一阵接一阵,走在柏油路上都能看见空气在扭曲。这种天气里,老阜阳人可不爱往空调房里钻,他们自有去处——那些弯弯绕绕、藏着凉意的小巷子。

我说的“泄火”,可不是什么打架斗殴,是咱们这儿的方言,意思是去去火气,降降温。?你往老城区一走,随便拐进一条巷子,温度计立刻能降个两叁度。青石板路被树荫罩得严严实实,墙角的老砖缝里,青苔绿得能滴出水来。穿堂风呼呼一过,那叫一个舒坦!

巷子里的生活气儿

巷口总有几个摇着蒲扇的老爷子,坐在小马扎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。你从旁边经过,能听见他们用纯正的阜阳话拉家常,谁家孙子考上学了,哪家的格拉条今天擀得特别筋道。旁边支着个小摊,卖冰镇绿豆汤的阿姨认得巷子里每一个人,“天热,喝碗凉的再走!”她这么一招呼,任谁都得停下脚步。

再往里走,能看到院门大多敞着。院里那棵老槐树少说也有几十年了,树冠把大半个院子都罩在阴凉里。主人家把竹床搬到树下,午后就躺在上面歇晌。偶尔有卖豆腐脑的吆喝声由远及近,在巷子里回荡着,听着就让人觉得踏实。

这种巷子风情啊,是空调房里永远体会不到的。空调吹久了骨头缝都发紧,可这自然的凉意,是慢慢沁到骨子里的。你靠在墙边,能感觉到石头传来的那股子凉丝丝的劲儿,比什么冷饮都解暑。

舌尖上的清凉

说到解暑,巷子里的小吃那才叫一绝。傍晚时分,家家户户开始生火做饭,那股子烟火气混着饭菜香,在巷子里飘散。但最让人惦记的,还是那些清凉吃食。

有个大爷摆了二十多年的摊子,专做石凉粉。他那个石臼子都被磨得锃亮,粉冲得恰到好处,浇上一勺红糖水,再撒点花生碎。坐在他那张小桌前吃一碗,冰甜滑嫩,暑气一下子就消了大半。他说这条阜阳泄火的小巷子,养活了他一家老小,也清凉了多少个夏天。

往里走还有家卖阜阳卷馍的,薄薄的面皮裹上清爽的豆芽、黄瓜丝,再抹上特制的酱料。咬一口,清爽不腻,当晚饭正好。老板总是笑眯眯的,“咱这巷子窄是窄了点,可好东西都在里头藏着呢!”
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昏黄的灯光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,家家户户传出电视声、说笑声。这时候的巷子,不再是单纯避暑的地方,倒像是一条温暖的河,流淌着最日常也最珍贵的生活。

我常想,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大老远跑来,就为在这些阜阳泄火的小巷子里坐上一会儿?也许不只是图个凉快,更多的是贪恋这份人情味儿。在这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日子里,能有个地方让人慢下来,听听风,说说话,感受时光一点点从指缝间流走,实在是难得的福气。

下次你要是来阜阳,别光去那些出名景点。随便找条老巷子钻进去,往墙根底下一坐,保准你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阜阳消暑的小巷风情。那份惬意,那种自在,怕是任何导游册子上都找不到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