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坛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体验茶艺文化
你说现在的学生课堂能有多有意思?我们金坛这儿的孩子可不止学语数外,最近学校的茶艺课可真是火出了圈。走进教室就能闻到满屋茶香,孩子们围坐在茶席前摆弄茶具的模样,像极了小茶人。
记得第一次看到孩子们端坐在茶席前时,我还纳闷这课能教出什么名堂。可当老师开始讲解如何温杯、投茶、冲泡,孩子们那专注的眼神,还真让人眼前一亮。这群平时活泼好动的小家伙,居然能安安静静地跟着老师一步步操作,手法虽然生涩,但那认真的劲儿头可真不简单。
茶香里的文化滋味
教茶艺的陈老师说,这门课可不是简单教孩子泡茶喝水。她一边指导学生控制水温,一边讲解着金坛本地的茶文化历史。“咱们金坛的雀舌茶,从唐代就开始有名气了。”孩子们听得入神,手里的动作也更加轻柔起来。有个小男孩悄悄跟我说,他现在回家都会帮爷爷奶奶泡茶,老人家可高兴了。
说来也怪,自从开了茶艺课,班上那几个坐不住的孩子反而成了最积极的。他们会在课间追着老师问各种问题:“为什么茶叶要这样存放?”“怎么判断茶泡好了?”那份求知欲,比上数学课还要强烈。或许,这就是动手实践的魔力吧。
茶艺课最让人惊喜的,是它悄悄改变了孩子们的气质。以前课间追逐打闹的场景少了,现在经常能看到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品茶聊天。他们学会了等待——等水烧开,等茶叶舒展,等茶汤恰到好处。这种慢下来的体验,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显得特别珍贵。
家长们起初还担心这课会不会耽误学习,后来发现孩子反而更坐得住了。有个妈妈笑着说,她家孩子现在周末都不睡懒觉了,非要早起给全家泡茶。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,泡茶时那专注的神情,让她差点认不出这是自家那个毛手毛脚的孩子。
课堂上的茶香仿佛有种特别的魔力。孩子们在摆弄茶具的过程中,不但学会了细心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,更体会到了专注做事带来的快乐。这种体验,或许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深刻。
看着这群金坛学生在茶艺课上的表现,我不禁在想:教育有时候真的需要多点新意。当知识和生活真正结合在一起时,学习就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。茶香袅袅中,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泡茶的技能,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。
这样的课堂,谁不喜欢呢?孩子们在茶香中学习传统文化,在动手实践中培养耐心和专注。或许不久的将来,我们金坛会走出更多懂茶、爱茶的小小文化传承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