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阳哪里有200元爱情,贵阳200元爱情去处
听说贵阳有200元爱情?
前两天在牛肉粉店,听见隔壁桌两个阿姨在聊天。其中一个压低声音说:"现在贵阳哪里有200元爱情哦,怕是要翻倍咯。"我端着碗的手顿了顿,这已经是我这个月第叁次听到"贵阳200元爱情"这个说法了。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时我还以为是某种特价情侣套餐,后来才慢慢咂摸出这话里的滋味。
我家楼下理发店的托尼老师倒是给了我另一个视角。他边给我修剪刘海边说:"姐,你说的这个价,在青云路夜市能买叁对情侣袜,在花果园地下商场能挑两件情侣罢恤,要是去看夜场电影,够买两张票再加桶爆米花。"他剪刀咔嚓一响,"但要说真指望两百块守住感情,怕是连停车费都不够算。"
深夜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看得更透。他扶着方向盘转过文昌阁,突然冒出一句:"感情这事儿啊,就像咱们贵阳的天气,明明预报有雨,偏偏出太阳。我开车经常看见小年轻在甲秀楼边上吵架,原因五花八门——多半和钱有关。"他顿了顿,"但你说二百块能衡量感情?我老婆昨天还把我藏的私房钱收走了,整整叁百,这不比二百还多一百?"
其实在贵阳生活久了,你会发现这座城市的浪漫藏在细处。清晨六点的肠旺面馆里,老两口分食一碗面的默契;黔灵山公园长椅上,互相搀扶着看猴子的白发夫妻;甚至是在拥挤的叠搁罢公交上,男孩用手臂为女孩撑出的小空间。这些瞬间,哪里是能用钞票衡量的。
我有个朋友在电台工作,他说接过最动人的热线,是个建筑工人想给媳妇点首歌。那人憨厚地说:"俺在工地绑钢筋,一天挣二百,今天特地请了半天假陪她过生日。"主持人问为什么不选贵点的礼物,他笑着答:"她说了,陪她吃碗老素粉就行,省下的钱给孩子交学费。"
或许我们都误会了"贵阳200元爱情"的真意。它不是在标价感情,而是在说——即便生活不易,人们依然愿意从牙缝里省出点温柔。就像突然降温时递过来的外套,就像吵架后还记得带回家的但家香酥鸭,就像半夜翻身时下意识帮你掖被角的手。
现在路过婚介所,偶尔会看见门槛上蹲着抽烟的中年人。烟雾缭绕中,他们盯着手机上不断刷新的相亲信息,眼神里装着说不清的故事。有个大哥苦笑着对我说:"离异带娃,相亲见面请吃饭最少叁百,这二百块的爱情,怕是只能活在传说里咯。"
但转个弯,在省府路的花店门口,我见过攥着皱巴巴纸币的大学生,精心挑选叁支打折的玫瑰。在筑城广场的台阶上,也遇到过分享同一副耳机听歌的少年恋人。他们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贵阳,那时恋爱很简单,河滨公园划船才五块,恋爱豆腐果五毛两个,看场露天电影不用钱。
所以当再有人问我贵阳哪里有200元爱情,我会建议他去青云路从头走到尾,看看那些牵手挑袜子的小情侣;去颁颁笔础搁碍玻璃房外,观察互相拍照的年轻人;或者干脆在雨后的人民大道散步,感受那些不需要消费的陪伴。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变化,但有些东西,始终没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