蛟河400块钱2小时不限次数二维码,蛟河两小时不限次400元扫码
最近朋友圈里总有人问我:“听说蛟河那边有个400块钱两小时不限次数的二维码,这事儿靠谱吗?”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条消息时,我正在超市排队结账,手机差点从手里滑出去。
这事儿得从上周叁说起。我表弟突然从蛟河老家打来视频,举着手机在田埂上边走边说:“哥,现在咱这儿扫码能租农用车,两个小时随便用!”他身后是台崭新的电动叁轮车,车斗上贴着个蓝底白字的二维码。我仔细看了眼他发来的图片,上面明明白白写着“蛟河两小时不限次400元扫码”。
田间地头的扫码体验
带着满肚子疑问,我专门回了趟蛟河。在镇口的农资店门口,真看见五台挂着二维码的农机具。负责管理的张大哥正在教村里王大爷操作:“您就打开微信扫这个蛟河400块钱2小时不限次数二维码,押金从平台扣,这两小时您就是开着去邻村转圈都成。”
王大爷扶了扶草帽,眯着眼睛扫完码,叁轮车果然“嘀”地解锁了。他乐呵呵地往车上搬化肥:“往年租车按小时算钱,给地里运肥都得紧赶慢赶。现在好了,这两小时我能把东坡西坡都跑遍。”
张大哥掏出记账本给我看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扫码记录。有个养殖户每周叁下午准时来扫码,开着电动车往山上运饲料;还有个果园老板每逢下雨前就租车抢收水果。最让人意外的是,连镇上快递点都开始用这个服务收发包裹。
在村头小卖部门口,我遇见正在歇脚的刘婶。她刚用电动车拉完玉米回来,额头上还挂着汗珠:“现在这蛟河两小时不限次400元扫码太方便了,我早上七点扫的码,送完孩子上学正好去地里,九点前车都还了。”她说着掏出手机,“你看,这月我都扫八回了。”
小城里的新气象
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田间。镇上的年轻人把二维码拍成短视频,背景音乐配着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;快递小哥们组建了微信群,互相提醒哪辆车正在充电;就连集市卖菜的大妈都学会在车斗铺塑料布,扫码租车直接运菜进城。
傍晚我在农机站遇到正在检修车辆的李技术员。他指着充电桩说:“这些车充满电能跑六十公里,咱们蛟河各村镇距离都不远,两小时确实够用。”他擦了擦手上的机油,“其实最开始很多人嫌贵,后来发现能省下雇司机的钱,算总账反而划算。”
夜幕降临时,那些挂着二维码的车辆静静停在充电桩旁,车身上的反光条在月光下若隐若现。我想起表弟在视频里说的那句话:“现在回村里,手机里没个蛟河400块钱2小时不限次数二维码,干活都不方便。”
第二天离开时,看见叁辆贴着二维码的电动车正往不同方向驶去。车斗里装着化肥、建材和快递包裹,骑车的男女老少表情从容,再没有从前租车时看表计时的慌张。山风吹过公路两侧的稻田,那些反光的二维码在晨光里微微发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