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湘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临湘中学生千元两小时通话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13:47 来源:原创内容

临湘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这件事,在家长群里炸开了锅。李阿姨说起这事时眉头皱得能夹住筷子,她家孩子上周偷偷用她手机充了游戏币,被发现后红着眼圈说“同学都买了皮肤”。现在听说有初中生花八百块就为打叁小时电话,她拍着大腿直叹气:“现在这些孩子,怎么把钱当纸片子似的?”

说实话,我刚听说时也愣了下。八百块?就打个电话?这得是什么重要的事啊。隔壁班张老师的女儿小雯悄悄告诉我,那通电话其实是几个初叁学生凑钱买的“学霸笔记”使用权——电话那头是个去年考上重点高中的学长,他们把攒的压岁钱凑在一起,就为听学长讲叁小时的学习心得。

这笔钱花得到底值不值

小雯班上有个男生算了笔账:请家教一小时要一百五,叁小时就得四百五,还未必能听到这么实用的应试技巧。学长在电话里不光讲了错题本怎么整理,还透露了自主招生的内部消息。“比请家教划算多了”,那男生说得头头是道。但班上学习委员小敏却不这么想,她觉得这些方法网上都能查到,花这个钱实在冤枉。

这事儿让我想起上周在奶茶店听见两个中学生的对话。穿校服的女孩晃着手机说:“我表哥他们更夸张,临湘中学生千元两小时通话,就为打听篮球特招的事。”她同桌瞪圆眼睛:“一千块?够买多少杯奶茶啊!”

其实站在孩子角度想想,到了初叁这个节骨眼,谁都怕走弯路。重点高中录取率就摆在那儿,家长整天在耳边念叨,孩子们压力大啊。能直接从“过来人”那里取经,对他们来说就像找到了捷径。虽然这钱花得让人心疼,但要是真能帮上忙,家长可能也会捏着鼻子认了。

我们楼下的王师傅说起这事倒很豁达。他儿子去年也参加过这种“电话辅导”,后来考进了重点班。王师傅一边修着自行车链条一边说:“孩子非要听那个电话,我开始也骂他乱花钱。后来想想,咱们请客送礼不也得花销?这钱至少花在正道上了。”他抹了把汗又补了句:“就是价钱确实高了点,要是学校能多组织些这样的交流就好了。”

现在很多家长都在琢磨这件事。赵姐昨天在买菜时跟我说,她女儿最近也在央求她掏钱参加下一场“电话辅导”。赵姐很纠结:“答应吧,怕孩子养成乱花钱的毛病;不答应吧,又怕耽误了孩子。”她最后买了条鲈鱼,苦笑着说:“先回家给孩子炖汤补补脑,至于电话的事...再说吧。”

或许这种临湘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现象,背后藏着我们没注意到的东西。孩子们不是在乱花钱,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出路。就像我们年轻时也会省下早饭钱买参考书一样,只是现在换了个形式。如果学校能搭建更多免费的交流平台,如果家长能更早察觉孩子的焦虑,或许孩子们就不必用这种方式获取信息了。

傍晚路过中学操场,看见几个男生坐在篮球架下热烈地讨论着什么。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在商量凑钱打电话的事。青春期的孩子总有自己的小世界,我们大人要做的,可能不是简单评判对错,而是试着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,然后陪他们找到更好的方法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