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品茶学习工作室,青州茶艺研习课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9:54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路过古城青州的老街,总能闻到一阵若有若无的茶香。循着香气往前走,才发现巷子深处新开了家特别的铺子——青州品茶学习工作室,木招牌旁边还挂着块小牌子:青州茶艺研习课堂。这可真有意思,现在茶室都开始搞教学了?

推门进去的时候,正好赶上他们在上体验课。十来个人围坐在长茶桌前,有个穿棉麻衣服的姑娘正在演示怎么泡龙井。她不像电视里茶艺师那样动作花哨,就是很平常地注水、出汤,但每个细节都特别专注。“水温85度刚好,”她说话慢悠悠的,“要是水太烫,就把盖子掀开晾叁十秒。”底下有人拿出手机要拍,她笑着摆摆手:“记在心里比记在手机里管用。”

原来喝茶有这么多门道

我找了个角落坐下,店员给我倒了杯他们刚泡的凤凰单丛。说来惭愧,我平时也喝茶,但都是抓把茶叶扔杯子里冲开水。可这杯茶不一样——香气是慢慢散出来的,先闻到的是花香,接着有点果香,喝到嘴里还有种特别的山场气息。老师正好讲到这个:“好茶就像会说话,你得耐心听。”

工作室的课程安排挺灵活,有专门教冲泡技巧的,有带大家品不同茶类的,还有茶叶储存这种实用知识。来的学员也五花八门,有想学个手艺开茶室的年轻人,有退休后找点事做的大爷,还有妈妈带着孩子来感受传统文化的。最让我意外的是,他们不要求学员买很贵的茶具。“先从家里的玻璃杯用起,”老师说,“工具重要,但泡茶的心更重要。”

第二次去的时候,碰上学员在练习冲泡。有个大哥手抖得厉害,水倒得满桌都是。老师走过去,扶着他的手说:“别想着要泡得多标准,你就想着是在给好朋友倒茶。”说来也怪,这么一想,他的动作反而自然多了。后来喝到他泡的茶,虽然味道还是有点浓,但能感觉到里面有他的诚意在。

他们在二楼布置了个小茶库,各种茶叶装在陶罐里,标签上手写着产地和年份。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——同样都是普洱,不同年份的喝起来差别太大了。叁年的像个小伙子,冲劲足;十年的就成了沉稳的中年人,滋味醇和。负责茶库的姑娘说,她们每周都会开一罐茶让大家品鉴:“喝茶最怕人云亦云,得自己尝过才知道喜不喜欢。”

现在城里生活节奏快,能静下心来喝杯茶都成了奢侈。但在这个青州品茶学习工作室里,时间好像慢了下来。有次看到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年轻人,进来时还在接工作电话,眉头紧锁。可当他坐下喝完叁泡茶后,说话语气都柔和了。临走时他说:“这地方像给心灵按了暂停键。”

冬天的时候,他们搞了个围炉煮茶的活动。柴火噼啪作响,铁壶咕嘟咕嘟地冒热气,茶香混着烤橘子的甜香,整个屋子暖烘烘的。大家随意聊着天,没人看手机,也没人着急要走。有个老茶客说得挺好:“茶啊,独自喝是滋味,大家一起喝是滋味加滋味。”

春天来了,工作室门口那株老茶树发新芽了。他们说等谷雨前后,要带学员去附近的茶山看看。我想着,到时候也该再去坐坐了。毕竟在青州品茶学习工作室这样的地方,每次去都能品到新茶,也能品到生活的新味道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