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要90分钟品茶工作室,高要休闲茶座90分钟体验
最近路过城南,总能看到“高要90分钟品茶工作室”的暖黄色招牌。说来也巧,上周朋友硬拉着我去体验了斜对面的“高要休闲茶座90分钟体验”,这一去倒让我对现代人的喝茶方式有了新认识。
还记得刚到工作室门口,穿棉麻褂子的茶艺师就笑着掀开竹帘。屋里没有多余的装饰,原木茶台上摆着整套青瓷茶具,烧水壶正咕嘟咕嘟冒着白气。“我们这儿不搞花架子,”她边温杯边说,“九十分钟刚好能把叁种当季茶喝明白。”只见她提起壶注水,凤凰单丛的蜜兰香瞬间蒸腾起来,第一泡茶汤橙黄透亮,喝到嘴里像含着整片果园。
转到隔壁茶座又是另番光景。藤编吊灯投下斑驳光影,几个年轻人正围着陶炉烤橘子,桂圆红枣在茶壶里翻滚。穿帆布围裙的茶艺师递来手写茶单:“咱们这儿可以自己配茶,昨天还有客人试了陈皮煮普洱呢。”话音未落,隔壁桌传来惊呼——原来他们用冷泡茶调出了分层特饮,玻璃杯里浮着迷迭香与青柠片。
两种空间的人间烟火
工作室里多是独自来的熟客。斜对角的老先生每周四准点出现,总要先闻叁分钟盖香才舍得喝;戴眼镜的程序员总窝在角落,说茶香能让他诲别产耻驳时灵光乍现。而茶座那边永远热热闹闹的,学生们抱着笔记本小组讨论,闺蜜团边自拍边分享玫瑰白茶,偶尔还能看见情侣笨拙地练习功夫茶艺。
其实无论传统还是新派,都在解决现代人同一个困境:我们需要个能安心待上九十分钟的地方。手机刷久了会头晕,咖啡喝多了手发抖,反倒是这套烫杯、高冲、低斟的流程,让人不得不慢下来。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时间好像被拉成了细长的糖丝。
茶艺师有句话让我记到现在:“工作室教的是茶理,茶座品的是茶趣。”前者带着修行的意味,后者更像生活的小确幸。现在每次经过那条街,我常会犹豫今天该去哪边——是去工作室细品今春头采的太平猴魁,还是到茶座试试新出的荔枝红茶冻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