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营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,学生家教一小时50约学生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34:24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在我们东营的家长群里,有个话题悄悄火了起来——不少初中生开始在朋友圈发“一小时50元约小孩”的辅导广告。我表姐上周还给我看她手机:“你看现在这些孩子真能干,我家楼下张阿姨的闺女,刚上初叁就敢自己接单教叁年级小朋友数学。”

这事儿听着挺新鲜是不是?我特意找几个在做家教的中学生聊了聊。有个叫小雨的初二女生告诉我,她最初就是帮邻居照看孩子写作业,后来发现很多低年级家长特别需要这种陪伴式学习。“我们刚考完小升初,知识点都热乎着,讲起来特别顺。”她眨着眼睛说,“而且我们和孩子年龄差得不多,更容易玩到一块儿去。”

为什么家长会选择小老师?

李女士的儿子今年四年级,她给我算了一笔账:“请大学生家教最少80块起步,专业机构更贵。初中生收费合理,教的又是基础知识,正好适合我儿子这种情况。”她说着翻开孩子的作业本,“以前请过研究生,总爱教些超前内容,现在这个小老师反而能把简单题目讲透彻。”

不过也有家长担心:孩子教孩子,靠谱吗?我在公园遇到送孙女去补习的王奶奶,她说刚开始也犹豫,试听一节课后发现:“这些小老师特别认真,每次来都带着自己整理的笔记,我孙女说姐姐讲题比学校老师还有耐心。”

其实这种“学生家教一小时50约学生”的模式,更像是学习伙伴的关系。我见过小雨上课的场景,她不会正襟危坐地讲课,而是蹲在小朋友旁边,用彩色铅笔画图解题。有时遇到两人都不会的题目,他们会一起查资料,那个共同思考的过程,反而比单纯听讲效果更好。

有个叫明明的初一男生告诉我,他教的那个调皮鬼现在特别期待周末:“我们约定只要认真完成作业,最后十五分钟就可以下象棋。有次讲到鸡兔同笼问题,我真的找来象棋当教具,他马上就懂了。”

当然也不是全都顺利。初二女生小雯苦笑着说起她的经历:“有个小男孩总坐不住,后来我发现他特别喜欢恐龙,就把所有数学题都改编成恐龙故事。比如霸王龙有15颗牙齿,剑龙比他少7颗,这样他就算得特别起劲。”

这些初中生私下也组建了自己的小群,经常交流教学心得。他们发现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不同方法:教二年级要用很多图画和游戏,教五年级就得开始培养解题思路。有时候他们还会交换学生——如果某个孩子需要多科目辅导,几个小老师就会组团接手。

现在这种“东营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”的现象,渐渐成了本地的特色。有些细心的中学生已经开始制作单词卡片、数学闯关游戏这些教具。他们开玩笑说,这比奶茶店打工有意思多了,既能赚钱又能巩固知识,看到小朋友进步还有成就感。

傍晚路过小区花园时,我常看见这样的画面:夕阳下,穿着校服的初中生和系红领巾的小学生头挨着头坐在石桌前,作业本摊开在中间。偶尔传来清脆的笑声,或是“我懂了”的欢呼声。这或许就是学习最本真的模样——没有高高在上的讲授,只有并肩探索的快乐。

随着新学期开始,我发现这些小老师的预约排得更满了。有些家长甚至组团请他们开办假期学习小组。看来这种温暖的教育方式,正在我们这座小城悄悄扎根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