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安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通话记录实例
最近瑞安有个事儿传得挺广,说是有个初中生,居然花了八百块钱打了叁个小时的电话。我刚听说的时候也愣了下,现在的小孩打电话能聊这么久?而且还是这么贵的电话。
这事儿听着有点离谱对吧?我特意去问了问在学校附近开文具店的张姐。她一边给学生找零钱一边说:“可不是嘛,那孩子我认识,平时挺乖的,谁能想到会这样。”她说这孩子用的是那种付费的语音聊天服务,具体是啥她也没搞明白。
这事儿看着不简单
这么贵的通话,里头肯定有门道。我琢磨着,现在这些新的通讯方式,别说孩子了,大人有时候都搞不太明白。这些服务打着各种旗号,实际上资费标准写得模模糊糊的,等你反应过来,钱已经扣没了。
那个孩子的妈妈后来跟我说起来还直叹气:“谁能想到现在打个电话能这么贵?孩子就是说跟同学聊作业,我们也没多想。”她说发现手机里突然少了八百块钱,还以为是被盗刷了,查来查去才发现是孩子打的电话。
说实话,现在这种学生高价通话的情况还真不是个例。我有个朋友在移动营业厅工作,他说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查话费,一查吓一跳。“现在的孩子接触这些太早了,很多付费服务一点就开通,连个像样的提醒都没有。”
想想我们小时候,打个长途都得掐着表,现在倒好,随便一个语音聊天就能花掉好几百。这让我想起去年还有个类似的例子,也是瑞安这边的学生,在某个社交平台上打了高价语音电话,最后也是花了好几百。
这些平台的套路都差不多,先用免费试用吸引你,然后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就开始扣费。孩子们哪懂这些啊,看到能跟同学免费聊天,想都不想就点了同意。
那个初中生的班主任王老师也挺无奈的:“我们平时在班里也讲过网络安全,但现在的应用实在是太多了,防不胜防。”她说学校最近正准备开个家长会,专门说说这个事。
要说这事儿该怪谁,还真不能全怪孩子。那些设计这些付费服务的人,明知道用户里有很多未成年人,还把付费流程设计得这么隐蔽,这不是成心让人上当吗?
我现在最担心的是,这种学生高价通话的问题会不会越来越普遍。毕竟现在孩子们用手机越来越早,接触的网络服务也越来越多。要是每个平台都这么搞,那家长得多操心啊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件事也算给家长们提了个醒。现在养孩子,光管吃管穿已经不够了,还得盯着他们在网上做了什么。有时候想想,现在的家长可真不容易。
那个花了八百块钱打电话的孩子,后来在家里帮着做了半个月家务。他妈妈说,得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大风刮来的。这孩子现在见着同学就说:“千万别乱点那些语音聊天,太坑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