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沧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附近楼群俗称炮楼区
临沧大学城边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居民楼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被学生们喊成了"炮楼"。这个称呼挺有意思的,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还愣了一下,后来才慢慢明白其中的门道。
说起来挺有意思的,这些楼本来都有正经的名字,什么学府苑、书香阁之类的。但学生们偏偏不用这些文绉绉的叫法,非要给它们起外号。现在你随便找几个学生问问,他们都能指着那些楼给你说:"喏,那边就是炮楼区。"
这名字怎么来的
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聊起这事儿,有个大叁的学长笑着说:"你看这些楼啊,白天安安静静的,一到晚上就特别热闹,灯火通明的。而且因为离学校近,很多同学都在这里租房,来来往往的都是学生。有人开玩笑说这些楼像不像抗战时期的那种瞭望台?只不过现在'监视'的是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罢了。"
当然啦,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谁也说不准。不过这个称呼确实很形象,一下子就传开了。现在连学校门口卖煎饼的大妈都知道"炮楼"在哪儿,你要是说正式的小区名,她反倒要愣一下。
说到炮楼区的生活,那真是挺有意思的。这些楼里住的基本都是学生和刚毕业的年轻人,所以整个氛围都特别活跃。楼下的小吃店总是挤满了人,奶茶店的订单多得做不过来。有时候晚上八九点,还能看到叁五成群的学生从学校那边走过来,手里抱着书,说说笑笑的。
我有个朋友就住在其中一栋"炮楼"里,去他那儿串过几次门。那栋楼虽然外面看着普通,但里面可热闹了。楼道里总能闻到各家各户做饭的香味,有时候是麻辣烫,有时候是泡面,偶尔还能闻到谁家在炖肉。每到周末,楼里就更热闹了,打游戏的、聚会的,生活气息特别浓。
住在炮楼区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。早上睡到七点四十起床,八点的课都能赶得上。下课回宿舍太远?直接来炮楼区的奶茶店坐着,点杯饮料就能写作业。要是想吃点好的,楼下各种小馆子随便挑,价格还特别实惠。
不过啊,住在这儿也有不方便的地方。比如晚上有时候会比较吵,毕竟年轻人多,难免有些动静。还有就是快递经常送错楼,因为这几栋楼长得实在太像了。我朋友就说,他每个月都要帮邻居拿好几次快递。
这里的故事说不完
在炮楼区住久了,你会发现这儿就像个小型社会。有天天泡图书馆的学霸,也有忙着兼职的打工达人;有恩恩爱爱的小情侣,也有整天泡在网吧的游戏高手。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度过大学时光。
我记得有次在楼下的麻辣烫店里,听到两个男生在聊天。一个说:"咱们这炮楼区啊,简直就是大学生活的延伸。"另一个接话:"可不是嘛,在这儿住了两年,感觉比在宿舍认识的人还多。"
这话说得真没错。在学校的教室里,大家可能还端着点,但回到炮楼区,那就完全是自己的生活状态了。穿着拖鞋下楼拿外卖,素着脸去便利店买零食,这些在校园里不太常见的情景,在这里却是日常。
现在想想,"炮楼"这个称呼虽然听着有点戏谑,但确实承载了不少学生的记忆。等以后毕业了,回想起大学生活,除了教室、图书馆、食堂,这些被称为炮楼的居民楼肯定也是记忆里重要的一部分。
有时候晚上从自习室回来,看着炮楼区亮起的点点灯火,会觉得特别温暖。那一扇扇窗户后面,都是正在奋斗的年轻人。有人在熬夜写论文,有人在准备考研,也有人在为明天的面试做准备。这些普普通通的居民楼,因为住进了年轻的学生,而变得生机勃勃。
要说这炮楼区还能存在多久,谁也说不准。也许再过几年,大学城周边会有新的建筑,新的商圈,但这些被称为炮楼的居民楼,以及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,肯定会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