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宁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,济宁学生服务200元随时响应
最近在济宁的朋友圈里,总能刷到这样的消息:济宁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,我还愣了一下——这是什么样的服务?大学生兼职现在都这么拼了吗?
怀着好奇心,我联系上一位提供这类服务的大叁学生小李。晚上七点多,他刚帮一位客户搬完家,额头上还带着汗珠。“就是赚点生活费嘛,”他擦了把汗,“很多同学都在做,帮人跑腿、排队、临时接送,甚至辅导小学生功课,只要时间能对上,基本都接单。”
这份服务到底包含什么
小李掏出手机给我看他的接单记录:帮上班族去医院取报告,替外地游客做地陪导游,给独居老人调试智能手机...服务范围比想象中广泛得多。“有个客户是单亲妈妈,孩子半夜发烧,她不敢独自去医院,就在平台下了单。我陪着她忙到凌晨叁点,虽然辛苦,但那句‘谢谢’听得心里暖和。”
他坦言,最初确实只是为了那200块钱。很多济宁学生服务200元随时响应的广告语,本质上就是明码标价的时间兑换。但做着做着,发现这份工作带来的不只是收入。“上个月给一位行动不便的爷爷读报纸,他现在每周都定点预约我,看见我就笑。这种被需要的感觉,比赚多少钱都珍贵。”
不过,这份工作也不总是轻松愉快的。他遇到过临时取消订单的客户,也曾在暴雨天被叫去送文件。“最远的一次,骑共享单车从任城区到兖州区,来回叁个小时。回到宿舍腿都在发抖,但那200块钱攥在手里,感觉特别踏实。”
在济宁这座节奏舒缓的城市里,这种随时响应的服务正在悄然改变着一些人的生活。一位经常使用该服务的公司职员告诉我:“有时候加班到很晚,实在没精力去超市采购,下个单就有学生帮忙送来。对我们来说,200元买回的是宝贵的时间和精力。”
当然,也有人质疑:随叫随到的服务模式,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业?小李的同学小张同样从事这份工作,他展示了自己的课程表:“我们都有排班表,上课时间绝不接单。其实合理安排的话,反而能督促我们提高学习效率。”他刚用打工攒的钱买了套专业书籍,说话时眼里带着自豪。
夜幕降临,济宁的霓虹灯渐渐亮起。小李的手机又响了,这次是帮人代购济宁特色小吃。“我得赶紧去了,”他跨上电动车,回头笑了笑,“这就是我们的生活,靠自己的双手,既帮助别人,也成就自己。”
走在回家的路上,我想起小李说过的一个细节。有次送药途中他的电动车没电了,为了准时送达,他推着车跑了整整两公里。客户得知后,非要多给他五十块钱,他坚决没要。“说好200就是200,这是我们这行的规矩。”这句话,或许比任何广告语都更能诠释这群年轻人的执着与尊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