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远品茶上课群,抚远茶艺学习交流圈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23:35:41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在抚远的朋友圈里,有个地方悄悄火了起来——抚远品茶上课群。说是上课,其实更像老邻居搬个小马扎凑在院子里唠嗑,只不过手里多了杯热茶。

记得头回进群那天下着毛毛雨,我正对着家里那罐受潮的龙井发愁。群里王老师发了段语音:“茶叶返潮别晒冰箱,用陶罐装着小火慢烘,跟哄孩子似的得有耐心。”这句话让我在手机这头忍不住笑了,忽然觉得手里的茶罐都有了温度。

茶香里的烟火气

这个抚远茶艺学习交流圈最打动人的,是总能把阳春白雪的茶道拉回日常。上周刘阿姨在群里问,儿子带回来的金骏眉该怎么泡,马上跳出七八条语音——有人说先用热水暖壶,有人提醒第一泡要快进快出,张大姐还补了句:“记得用软水,咱抚远自来水硬,接桶矿泉水就成。”

我在屏幕前默默记着笔记,忽然想起小时候看姥姥煮茶,她总先把水舀进陶缸静置半天,说这样水会更甜。原来所谓茶道,早藏在祖辈的生活智慧里了。

群主老李是个有意思的人,他在抚远开了家茶馆,却从不鼓吹多贵的茶叶。有次新人求推荐茶具,他发来自家用的白瓷盖碗照片:“叁十八块包邮,摔了不心疼。好茶不在器皿,在跟你喝茶的人。”这话让我盯着桌上积灰的紫砂壶看了好久,第二天就约了爸妈来家里喝茶。

茶水浇灌的缘分

最热闹要数每月底的线下茶会。上次在江边茶馆,退休的赵老师带着她收藏的八十年代茯砖,钢琴老师小陈即兴弹了首《采茶扑蝶》。蒸茶壶噗噗冒着白气,琴声混着茶香在木梁间打转,窗外是抚远特有的湛蓝天空。

新来的小两口悄悄问:“不懂茶能加入吗?”王老师笑着递过茶杯:“谁生下来就会喝茶呀?我像你们这么大时还往茶里加糖呢!”满屋子的人都笑起来,那对小夫妻紧绷的肩膀明显放松了。

在这个抚远品茶上课群里,有人学会了区分炒青烘青,有人找到了接送孩子的搭子,还有位总加班的设计师说,现在每晚必给自己泡杯茶,对着窗外发十分钟呆——“这十分钟只属于我自己”。

茶叶在杯中舒展时,生活里那些皱褶仿佛也被轻轻熨平。每次群里有新人忐忑地问“我什么都不懂”,总会有老成员回一句:“没关系,我们从洗茶杯开始慢慢说。”这份体贴,比任何茶艺理论都来得珍贵。

窗外的雨还在下,我取出那罐龙井照王老师说的办法慢慢烘着。手机屏幕又亮了,群里在讨论明天去哪家新开的茶馆坐坐。茶香渐渐从厨房飘出来,我突然觉得,这座小城的温情,大概就藏在这些冒着热气的茶杯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