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州同城约初中生100元,林州同城学生相约百元活动
最近在林州的本地聊天群里,总能看到有人在讨论学生相约活动的事儿。说实在的,刚开始看到“林州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这个说法,我还以为是新型的消费陷阱呢。后来问了几个朋友才知道,原来就是家长凑份子请大学生带着初中生开展周末活动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上周末在人民公园看到的场景。几个戴红帽子的大学生正带着十几名初中生在草地上做团队游戏。有个扎马尾的小姑娘特别活跃,跑前跑后地帮队友递道具。旁边坐着几位家长,边看边闲聊。凑近一听,他们正在算账:“每家出100块,请了叁个师范生,还能剩下钱买零食和水。”
百元活动的特别之处
说实话,这种林州同城学生相约百元活动确实挺划算的。现在随便报个兴趣班都要两叁百,而这种由本地大学生组织的活动,既解决了家长没空陪孩子的难题,又让初中生有了正经的社交圈子。我邻居王姐上周给她儿子报了个书法班,一节课就要150块,相比之下这个百元活动真是实惠多了。
不过也有人担心安全问题。我特意打听了一下,组织者通常都会要求大学生出示学生证,活动地点也多在公园、图书馆这些公共场所。而且每次活动至少会有叁名大学生一起带队,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。
上个月在图书馆偶遇的活动就挺有意思。几个大学生带着初中生在阅览室做读书分享会,孩子们轮流推荐自己喜欢的书。有个胖乎乎的男生讲到《叁体》时眼睛都在发光,把科幻小说讲得跟真事儿似的,把旁边路过的大爷都吸引过来听了一会儿。
这种活动最妙的地方在于,它不是正儿八经的补课,孩子们反而更愿意参与。我侄子以前周末总是抱着手机不撒手,自从参加了这个林州同城学生相约百元活动,居然开始主动找书看了。虽然看的都是些科幻小说,但总比整天刷短视频强啊。
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,家长们忙工作,学生们忙着应付考试,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反而成了稀缺资源。上周在河边看到一群孩子跟着大学生学写生,虽然画得歪歪扭扭的,但那个认真劲儿,让人看了就觉得暖心。
说起来,这百来块钱花得最值的,是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不用考虑分数的交流空间。我同事的女儿性格内向,参加了两次活动后,居然主动在分享会上发言了。虽然说得结结巴巴的,但对她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。
当然啦,这种活动也不是完美无缺。有时候会遇到下雨天临时改地点,或者个别孩子特别调皮的情况。不过总的来说,这种自发的、接地气的社区活动,确实给林州的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周末体验。看着孩子们在活动中慢慢变得开朗,家长们也都挺欣慰的。
前两天在超市碰到之前那个扎马尾的小姑娘和她妈妈,小姑娘正兴高采烈地说着下周要去植物园认植物的事儿。她妈妈笑着说,这一百块花得比什么补习班都值。这话说得,让我这个旁观者都觉得挺有道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