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阳品茶上课工作室,绵阳茶道学习体验课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6:19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沿着绵阳的老街慢慢走,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,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这香味引着人往巷子深处去,拐个弯,便瞧见一块素净的木匾——"绵阳品茶上课工作室"。推门进去,里头是另一番天地了。

穿着棉麻衫子的老师正在烫杯子,热水冲进白瓷盖碗,激起一团白雾。"来得正好,"她抬头笑笑,"水刚滚,正适合泡今年的蒙顶甘露。"工作室里坐着七八个人,有年轻白领,也有退休的阿姨,大家都围着那张老榆木茶桌,像等着听故事的孩子。

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

我以前觉得喝茶嘛,不就是抓把茶叶冲上水?来了这儿才知道,光是端杯子就有讲究。老师示范怎么用叁根手指托住品茗杯——这叫"叁龙护鼎"。我试着学,手笨得不行,旁边的阿姨噗嗤笑了:"我头回也这样,练几次就顺手了。"

水注进盖碗的声音特别好听,哗啦啦的,像山涧小溪。老师边冲泡边说:"你们听,这是茶叶舒展的声音。"真的,能听见细碎的沙沙声,像春雨打在树叶上。原来茶叶遇水复活时,是会唱歌的。

在绵阳茶道学习体验课堂,最让人舒服的是没人摆架子。老师说她也犯过不少错:"记得我第一次用紫砂壶,紧张得手抖,结果把壶盖摔了。你们看,"她指指博古架上那把缺了盖的壶,"它现在成了插干花的花瓶,也挺好看。"大家都笑起来,原本紧绷的气氛一下子松快了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第二泡茶出水时,颜色澄黄清亮。老师让我们先闻香,再小口抿。说来奇怪,这么慢慢喝,还真的尝出了以前没注意的味道——开始是清甜的,后来舌根微微发苦,最后喉头又泛起甘甜。这种感觉,有点像...嗯,像小时候吃了橄榄。

坐在我对面的大叔是常客了,他说每周都来坐坐:"比喝咖啡舒服,这儿让人静得下心。"确实,窗外是绵阳城的热闹,屋里却只有斟茶的水声和偶尔的轻声交谈。时间在这里好像走得特别慢,慢到能看清茶叶在水中一根根竖起来,像小鱼儿在跳舞。

老师又换了一种茶,说是本地的北川苔子茶。"这茶特别,"她温着壶说,"长在海拔高的地方,茶叶背面有细细的白毫,泡出来带着野花香。"我们传着闻干茶香,真的,有种雨后青草地的气息。

在绵阳品茶上课工作室待了一个下午,喝了叁种茶,认识了几个茶友,还学会了怎么让茶汤不苦不涩的窍门。临走时,老师送我们每人一小包茶叶:"回家照着今天的方法泡,味道应该不一样。"

走在回程的路上,嘴里还留着茶的甘甜。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来这样的地方——在这儿,喝茶不只是解渴,更像是一种生活该有的样子。茶叶在水中慢慢展开,我们也该时不时停下匆忙的脚步,给自己留点安静的时间。下次路过,应该还会推门进去坐坐吧,毕竟那份茶香里的从容,实在让人想念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