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辽大学城学生约茶,学子课余茶叙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7:02:01 来源:原创内容

秋日下午四点半的阳光斜斜洒在双辽大学城的人行道上,我刚上完最后一节选修课,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隔壁专业的李睿发来的消息:“老地方,来不来?”

这个时间点,校园里的咖啡馆总是格外热闹。推开玻璃门,铃铛清脆作响,熟悉的茉莉花茶香扑面而来。靠窗的卡座里已经坐了五六个人,李睿正手舞足蹈地说着上周参加辩论赛的趣事,引得大家笑声不断。

茶香里的温暖时光

说起来,我们这群人的“约茶”传统,是从大二开始的。那会儿大家刚结束军训,彼此还不太熟悉,不知是谁提议去校门口新开的茶馆坐坐,这一坐就是两年。从最初略显生疏地交换联系方式,到现在能自然地互相吐槽专业课的奇葩老师,这个小团体在茶香中慢慢成形。

“你们知道吗?”心理学系的王楠端起茶杯,“其实这种非正式的社交,对我们这些整天泡在图书馆的人来说特别重要。不需要刻意准备话题,就是随口聊聊最近看的书,或者吐槽食堂又出了什么新菜。”她说这话时,窗外正好走过一群抱着书本行色匆匆的同学,与室内轻松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。

坐在角落的张伟接过话头:“确实啊,上周我还在为建模比赛发愁,就是在这儿和大家聊着聊着,突然有了新思路。”他扶了扶眼镜,露出标志性的腼腆笑容。这个工科男生平时话不多,但每次茶聚都会准时出现。

我环顾四周,注意到每张桌子都在上演不同的故事——有小组讨论作业的,有情侣低声说笑的,还有像我们这样纯粹的朋友小聚。木质桌椅被磨得发亮,墙上贴满了便利贴,记录着学生们的心愿和感悟。

意想不到的收获

记得上个学期期末,我们照例在这里复习。李睿突然合上书本,提议玩个游戏:每人分享一个最近学到的冷知识。就是这个偶然的提议,让市场营销专业的陈琳找到了课程设计的灵感,后来她的“趣味知识分享”方案还拿下了省级创业比赛二等奖。

“有时候觉得特别神奇,”陈琳搅拌着杯子里的奶茶,“明明就是普通的喝茶聊天,却总能碰撞出火花。可能这就是面对面交流的魅力吧,比在群里发消息有意思多了。”

天色渐暗,服务员过来为我们续了热水。李睿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:“呀,都六点多了!不过明天下午没课,咱们可以多坐会儿。”这话引来一片赞同。确实,在忙碌的学业中,能这样悠闲地喝茶聊天的时间显得格外珍贵。

窗外亮起路灯,暖黄色的光晕洒在行人身上。咖啡馆里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,而我们这桌依然热闹。话题从最近的电影聊到实习经历,又从食堂的糖醋排骨做法聊到即将到来的校园歌手大赛。

在这样的双辽大学城学生约茶时光里,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放松和欢笑,还有那些意料之外的灵感和持续终生的友谊。茶会散场时,大家约好了下周同一时间再见。走在回宿舍的路上,晚风吹在脸上,带着茶香余韵,让人觉得格外舒畅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