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新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百元情感在阜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3:24:47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前街角的黄昏

阜新站前的梧桐叶子沙沙响,我蹲在马路牙子上等最后一班公交。旁边穿涤纶衬衫的大哥突然递过来半根玉米:“瞅你饿半天了。”我摆手说不用,他硬塞过来,玉米还带着小摊铝锅的水汽。

后来总在站前遇见他。有时揣着烤红薯,有时是两瓶八王寺汽水。直到立秋那晚,他搓着裤缝说:“咱处对象行不?我就能拿出百来块。”路灯把他洗得发白的衣领照得透亮。那年玉米叁毛五一斤,他兜里皱巴巴的纸币刚好够买叁十斤。

五金厂的王婶听说这事直拍大腿:“百元情感在阜新能干啥?买双人造革皮鞋还差二十呢!”可纺织厂女工都知道,刘大脚当年用五十块给媳妇买了件的确良衬衫,剩下五十在人民公园划了叁年船。

现在的年轻人在手机软件里左滑右滑,咱们这辈人搞对象就在旱冰场、菜市场。老矿区俱乐部拆之前,墙根还留着粉笔写的“李卫东等张淑芬”,下面缀着日期:1998.3.16。据说那天卫东揣着刚发的工资在风里站了叁钟头,最后用一百块钱买了条红纱巾。

河西出租屋的崔颖把百元钞折成纸鹤。她对象在煤矿叁班倒,每次见面都塞张新票子:“等攒够九十九只,咱就去领证。”纸鹤在窗台排成方阵,夏天吹进煤灰就变成了灰鹤。有回她指着最大那只说:“这是他用第一笔下井津贴买的电影票,《泰坦尼克号》连看叁场。”

菜贩子老周每天给媳妇留最水灵的西红柿。收摊时把卖相次的装筐里,突然掏出个鲜红的递过去:“专门藏的。”他媳妇撩起围裙擦手,笑得眼角的皱纹像西红柿的蒂纹。这大概就是阜新附近100块钱的爱情——未必在钞票本身,是总想给你留点什么的念想。

早市卖豆腐的夫妇配合最默契。女人收钱找零,男人麻利地切块装袋。有次顾客忘拿豆腐折回来,正看见男人用棉纱给女人包扎手指,案板上散着毛票硬币。“天天摸凉水,皴口总不愈合。”男人嘟囔着,把暖水袋塞进她围裙兜。那些钢镚在晨光里闪着,比钻戒还亮。

矿工宿舍总飘着红烧肉香。谁家媳妇来探亲,公共厨房就响起滋啦声。小赵媳妇每次来都带一罐肉,用搪瓷缸子扣着放在井口饭盒柜。有次下暴雨缸子翻了,她举着伞重新炖了一锅。后来大伙儿都说,那晚的肉带着雨水的涩,却比以往都香。

站前修表铺的老师傅有块海鸥表,永远停在四点十五分。“当年对象送的表,她加班猝死在纺织机旁。”他每天给表弦上劲,却从不调指针。玻璃柜里还压着两张电影票根,是1987年《红高粱》的场次。票面上印着:壹圆伍角。

如今站前广场扩建了,梧桐树移走了。穿涤纶衬衫的大哥开起了摩的,后座永远备着雨衣。我结婚那年他随礼,红包里是崭新百元钞夹着张字条:“给弟妹买玉米吃”。

昨儿看见小年轻在婚纱店吵架,女孩嫌男孩预算少。忽然想起旱冰场角落,男生用全部家当换的汽水,女生小口抿着喝了一下午。易拉罐拉环在夕阳里晃啊晃,像枚不会贬值的戒指。

推荐文章